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自编讲义.docVIP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自编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自编讲义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自编讲义 目录 前言 第一节 方证相应的内涵及其渊流和现代研究简介 一、方证相应的渊流 二、方证相应的基本内容 三、方证相应的现代研究进展 第二节 经典方证实验研究 实验一:桂枝茯苓汤对瘀血证模型活血化瘀作用的观察 实验二:白虎汤对温病阳明热盛证模型的清热作用观察 实验三:六味地黄汤对甲状腺素阴虚证小鼠雌二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实验四:四物汤对血虚证小白鼠血细胞和血红蛋白作用的观察 参考文献 前言 近几十年来,中医客观化的工作过分重视理法证的研究,而忽视方药证的研究。无论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其最后都落实到方药上去。只有通过方药疗效的反证,方能验证其辨证(或证候模型)的正确与否。“以方测证”是强调方与证的对应性,反向的证明方剂功效对“证”的针对性,是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之一,是探讨中医“证”的实质的重要途径。中医学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构架必须依托于诊、治之桥梁——方证结合。跨学科的合作以方测证是中医认识病证的常用方法317条曰:“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并有“桂枝证”、“柴胡证”等提法,如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等。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对《伤寒论》病脉证并治体系进行了整理,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建立了方证对应的“方证”体系。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将方证称之为“药征”,对方证相应作了明确的阐述,指出“所谓药征者,药方前有证也,如某方治某病是也”,“须是将病对药,将药合病,乃可服之”,元·朱丹溪《局放发挥》中说“据证验方,既方用药”,可知,方证相应论在当时已十分盛行。明清以来方证相应论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重视,伤寒学派名家柯韵伯对《伤寒论》的方证对应非常推崇,他说“仲景之方因病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徐灵胎更进一步指出“盖方之治病有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源之法,病无循形矣。”同时代日本汉方医家吉益东洞,对方证相应论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唯药与证耳”,“医药方随证而变,其于证同也,万病一方,其与证变也,一病万方”。近现代,方证相应论虽未能得到显著发展,但仍是诸多医家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尤其是解放后,对诸多古藉古方进行整理,应用以方探证等方法探寻方证相应的内在机理,进行诸多的临床研究,使以“证”为中心,“方”与“证”相应的模式成为中医学辨证的基本模式之一。 二、方证相应的基本内容 中医辨证论治落实在临床诊疗中则是辨证、立法、选方、遣药四个环节,“证-法-方-药”有机统一,即据证立法、依法选方或遣药组方。由于方以药成,方药的集合功用体现具体治法,治法与病证相应,因此方药与病证则呈现直接的对应关系,人们将这种方与证的对应关系称之为“方证应”。以方测证是中医认识病证的常用方法包括二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根据药物作用推测疾病的脉症,如桂枝二麻黄一汤的组成有一味石膏,故推测该方所治疗的病证当有烦躁一症另一个方面是根据方药作用推测病变,如用桂枝甘草汤治愈的病证便是心阳虚弱证,用炙甘草汤治愈的病证便是心脏阴阳两虚证。“方证相”指方剂内的药味及其配伍关系与其所主治病证的病机或病理环节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或针对性。 三、方证相应的现代研究 1.以方探“证”,阐明“证”的现代科学实质 近现代,尤其是近几十年,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方剂,从古方的药理作用研究中反馈证明了中医“证”的内在实质。如有人将治疗肾阳虚的方剂一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进行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对垂体一一肾上腺轴、垂体——甲状腺轴、垂体一性腺轴均有兴奋作用,并对机体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和代谢有调节作用,这些反过来证明了肾阳虚证的现代科学实质,说明肾阳虚与机体内分泌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的关系;如酸枣仁汤水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能抑制过度亢进和兴奋的神经细胞,使长期处在紧张状态或紊乱状态的皮质细胞获得充分的休息和调节,从而使兴奋抑制过程恢复平衡,这为酸枣仁汤的养心安神、清热除烦功效所对应的肝血不足、阴虚内热的“虚劳虚烦不得眠”证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其他如:桂枝汤、银翘散、黄连解毒汤、藿香正气散、五苓散、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六味地黄丸等诸多方剂的方药探理研究,均为以“方”探“证”提供了有力的现代科学依据。 2.“证” 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 “证”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是现代中医研究的重点、难点,虽然目前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近些年的成就也是不可否认的。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得出了一些“证”的客观指标。如对心虚证的研究中得出:心阳虚、心气虚、心阴(血)虚患者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