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外运中山物流中心现状与发展的探讨.doc

基于中外运中山物流中心现状与发展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中外运中山物流中心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9 基于中外运中山物流中心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1 前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物流中心作为整个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基础,它的建设将为企业物流优化和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在运输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港口作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现有的优势,尽快实现向物流中心的转化。 珠三角地区的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从香港、深圳、广州至珠海,沿途经济发达,商业繁茂,物流腹地庞大,河、港、路已形成网络状,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区域。而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以其独有的城市资源以及深厚的发展潜力正将港口物流发展推向一定的高度。而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也正是迎合这种发展契机,欲在与原有的外贸码头同一沿江线路上建设一个海、陆、空港结合的口岸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的建设必将优化中山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力度、刺激中山经济发展。 对于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首先认识到港口物流中心以及海洋运输业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同时做此课题将对本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作全面系统综合,深入企业加深对港口物流中心的认识。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港口物流中心建设的 近五年对于港口物流中心的研究整体成上升之势这也反映出国内的物流业对于港口物流中心问题的日益重视,而且这种趋势也将持续下去。 从检索的论文中来看,可知港口物流中心的研究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及功能:在2001年S1期的《港工技术》的增刊中,张丽丽 张丽丽,《港口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与建设内容》,《港工技术》,2001,7在港口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与建设内容的探讨中,提出了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在于配送、仓储、加工、信息处理、检查检验以及其他辅助性功能,而在建设方面则提出了配送系统、仓储设施、车辆待命停放区、安全系统等9项设施系统。这些要点的提出都很客观地体现出港口物流中心的构造体系以及建设内容确定的慎重性;戴哲斌 戴哲斌,《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中国水运》,2003,对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中提出了分类模式,即地主型、共同出资型、独立型等六大形式的港口物流中心。这种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王亚丰 张丽丽,《港口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与建设内容》,《港工技术》,2001,7 戴哲斌,《港口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中国水运》,2003, 王亚丰,《港口发展与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建设》,《理论界》,2005年07期 通过比较这些早期对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及功能评价的文章,其观点都存在趋同性,而且就自身中心思想的阐述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对于港口物流中心建设相关要素的分析也不够全面化和系统化。 (2)港口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近七年的学术论文中,关于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很多,但相关联的港口物流中心却知之甚少。但是作为物流中心的分支,其选址的方法是可以借鉴到港口物流中心选址的问题上。国内关于物流中心选址最早的资料来源是1994年由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出版的《运筹与管理》,高学东、李宗元 高学东、李宗元,《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运筹与管理》,1994发表学术文章《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其文采用了欧洲对于军事物流上的研究方法即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其中谈到的0—1规划模型都成为现在经常使用的理论方法;在2007年16期的《商场现代化》中,陈新平、徐广印、 高学东、李宗元,《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运筹与管理》,1994 陈新平、徐广印、陈爱国,《企业物流中心选址理论的三种应用模式》,《商场现代化》,2007年16期 张志勇、匡兴华,《最短路径算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物流技术》,2004年01期 滕绍光,《层次分析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中国储运》,2005年06期 选址的研究大都是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来进行选址问题的剖析,关于中心选址的文章都是随着物流中心的不断发展孕育而生的,但是面对如今物流业,这些东西过于理论化,并不是全部适合现在物流中心选址的问题,理论研究的成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1.2.2 港口物流中心建设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物流中心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在港口方面亦如此。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影响港口物流中心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运输系统对港口物流中心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所在、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等等。在西方社会中,港口物流化已成为港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大型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 M. L. Htch, R. D. Badin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