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巍山旅游规划与开发PPT
巍 山 文 化 游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二、巍山旅游发展的优势 三、巍山旅游发展的劣势 四、巍山的旅游开发现状 五、对巍山旅游产业的潜在规划分析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县境北与大理市相连,东与弥渡县毗邻;南面与南涧、凤庆县相邻;西面与漾濞、昌宁县以漾濞江为界。县城东距省会昆明市391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53千米 巍山古城 概况 巍山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南诏国的发祥地、红河的发源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清代御封的“文献名邦”、中华彝族寻根祭祖圣地,茶马古道重镇,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彝族打歌之乡。巍山自身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绚丽的人文景观,使其构成了一个具有深厚旅游文化底蕴,最适宜休闲、渡假、旅游的鲜明特色的魅力旅游名县。巍山处于中国最具吸引力的香格里拉旅游黄金线(昆大丽旅游线路)上的黄金地段。是大理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西北著名的旅游景区,是国内极具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旅游休闲渡假胜地 交通有优势的地方:有关巍和巍南两条国家二级公路。也是巍山藏家市场竞争的优势。 旅游商品的方面的优势:有彝族扎染,特色蜜饯,殷记咸菜等。其中,扎染是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艺术之乡—巍山。”扎染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 三、巍山旅游发展的劣势 巍山旅游开发较差,存在盲目开发,巍山古城因缺乏经费无力进行资源普查和科学规划,资源开发程度偏低,有的景点处在半开发甚至待开发状态,加之宣传不够,已发现或正在发现的景点往往在深山沟壑中,人迹罕至,基础设施落后,居住条件差,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一)巍宝山是南诏发祥地,宗教圣地却迟迟得不到开发,鸟道雄关的开发是在各方面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据调查,巍山旅游接待的旅游者,基本上是自治州和各单位接待的客人,通过旅行社接待的游客很少,巍山旅游与目前旅游市场不接轨。 (二)卫生状况差,交通不便(从巍宝山到县城,县城到鸟道雄关,没有一条公路能满足旅游需要,各景区公路基本是通村公路,全县没有一辆空调旅游车,只有少量微型车可满足零星散客。)就餐(接待不尽人意,能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屈指可数,加上有些离景区较远,无法接待旅游者,有些菜达不到标准,价格偏高),住宿(目前巍山没有一家星级酒店,现有招待所,旅馆接待能力差)娱乐休闲等设施不完善,景区可进入性差,接待设施有限。 (三)没有突出“大旅游”的概念,很多极具优势的旅游景点往往因为“单打独斗”而势单力薄,缺少相互间的联合和合作,不能形成资源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资源的整体优势难以体现。 (四)旅游产品缺乏文化依托,品位档次较低。旅游产品以观光产品为主,产品中存在重复现象,以相互简单模仿为基本特征的“造庙热”“仿古一条街热”轮番出现致使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市场吸引力下降;旅游商品相对较少,只有彝族扎染,皅肉饵丝,特色蜜饯,咸菜等,还没有形成规模开发,没有一个专门的现代化旅游商品市场和一人的购物环境。游人不知道到巍山买什么,到哪儿买好,影响旅游经济发展。 (五)环境方面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一些与古城不协调的现代建筑与古城风格格格不入。 (六) 宣传方面,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与周边地区的大理古城相比较差。宣传资料不能满足现有的旅游市场,宣传效果有限,交通不便制约了信息的传播。 四、巍山的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巍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国家级历史名城,南诏国发祥地和古都,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曾被御封为“文献民邦”南诏国前四代国王在巍山建都,境内保存了众多独特而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巍山文化旅游产业与省内如丽江、建水、腾冲、鹤庆等县市相比较发展较为缓慢,在县委、政府的引导下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巍宝山为中心的文娱游、朝圣游、民俗游、山水游和美食游为骨架的文化旅游格局,在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文化方面,创作歌曲《回家过年》、《巍山古城》、《金月亮》等分别荣获中国首届群众歌曲创作大赛金、银、铜奖;政府投资700万元扩建了南诏土著庙;复修古街道2千米。2005年文化产业总收入424万元,占GTP的4%,其中民族艺术工艺840万元,旅游产业1144万,其他文化产业2259万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