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拓展诏安对台经贸合作领域.doc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拓展诏安对台经贸合作领域.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拓展诏安对台经贸合作领域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拓展连云港对台经贸合作领域 /   2009-5-25 16:22:24   ???? 连云港县利用台资起步较早,曾一度成为台商投资的热土。但是,由于连云港在经济实力、社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制约因素,利用台资规模、结构、层次等还处于低水平,尤其是在台商掀起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大陆的区域布局中,出现连云港利用台资被“边缘化”的现象。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抓住当前两岸经贸协作的战略机遇期,发挥自身优势,在台商投资大陆的新布局中重新占据有利位置,成为加快推进连云港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 一、台资在连云港的发展现状评估 ???? 1981年,连云港率先引进全省第一家台资农业企业连云港正养鳗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至2007年,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3家,合同台资1.6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30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全县批准外资企业的388家的31.7%,合同利用外资8.20亿美元的20%。台资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台资企业已成为连云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 1、从投资行为看,台商来连云港资经历了试探性、感情性和实质性三个阶段,台商投资实现从个人、小额、短期性投资向企业、规模、长期性投资的转变。第一阶段为试探性投资阶段,台商在海上“小额贸易”中,发现连云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便自带资金、技术和种苗,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育苗,以个人小额投资、短期投资为主。如全省第一家台资企业连云港正养鳗场老板当时就是通过对台“小额贸易”渠道,冲破台湾当局禁令,只身前来考察发现连云港自然条件优越,便主动向西山农场租建养鳗场。上世纪90年代初在梅岭半岛聚集的14家台资海水苗种场也是如此。第二阶段为感情性投资阶段,伴随台胞回乡探亲的热潮,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具有深厚“连云港情结”和相对富裕的台胞,以个人长期性投资为主,选择投资行业为娱乐业、房地产和轻工业等,带动了当前连云港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现任连云港台商协会会长沈大钿先生和坤旺房地产、坤昌食品的罗秉坤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祖籍都在连云港。第三阶段为实质性投资阶段,由于台湾岛内产业加速外移,在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动下,一些台资企业特别是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慎重投资风险评估,以企业长期投资形式,投资连云港青梅、水产和茶叶等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和外向型农业等,上世纪90年中期落户连云港的天立食品、荣祺食品、绿洲食品、安邦水产、夏农果蔬等企业,从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都明显的提升。现存的45家台资企业都是第二、第三阶段到连云港投资落户的企业。 ???? 2、从投资的领域和结构看,台资由点到面逐步辐射,全面拓宽,但整体利用台资水平不高。从现有全县45家台资企业分析:一是台商投资从最初的水产养殖不断拓展投资领域,现已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涉及种植养殖、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五金制品、工艺制品、家用电器、房地产、健身娱乐、生物技术和餐饮等16个行业。但仍然存在一产多,二产偏,三产低的情况。一产的占比为24.4 %,主要为水产养殖和传统种植业;二产虽然占到总量近66.7 %,但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偏低,仅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占27家,占全部台资的60%;三产占比9.9%,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娱乐、餐饮行业,没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见图一) 在连云港现存台资企业投资情况(图一) ? 产业 企业数 投资总额 注册资本 ? 备注 个数(家) 占比(%) 总额 (万美元) 占比(%) 总额 (万美元) 占比(%) 一产 11 24.4 526 7.3 455 10.5 从事水养殖9家、从事果蔬种植2家 二产 30 66.7 5573 77.0 3166 73.2 涉农企业19家、服装生产6家、其他5家 三产 4 9.9 1138 15.7 707 16.3 房地产开发2家,娱乐、餐饮2家 ??? 二是台资企业规模小、产品关联度低。来连云港投资的台商多数自身实力不强,企业户均总投资161万美元,户均注册资本96万美元,远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总投资上5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仅有安邦水产和坤旺房地产2家;仅有12家台资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范围,占全县台资企业数的27%,虽然多数属我县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群体,缺乏象龙海后石电厂、灿坤电器那样的“龙头带配套”的台资项目。(见图二) 在连云港现存台资企业投资情况(图二) ???? 3、从吸引台资的进程看,连云港利用台资的成效与两岸交流协作的大形势相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利用台资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1998年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散布“两国论”歪论后,1999-2000年,两年间台商来连云港投资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