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3年11月4日.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武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3年11月4日

平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3年11月4日 县文联及“白马的文学建构”课题主研人员赴甘南白马藏族地理与民俗采风 自古就居住在岷山中的白马人,是世界人类学遗产,也是民族与历史研究遗产,今年,我县作家阿贝尔向沙汀文学艺术基金项目申报了“白马的文学建构”课题,拟通过个人考察、研究、体验、想象与直觉,形成一本独立的考察岷山中的白马人之人性、宗教、历史、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文学著作,使其成为人类的文学遗产。白马人的文学构建不只涉及绵阳市境内的白马人,也涉及到阿坝州境内以及甘肃陇南境内的白马人,因此该书的书写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完成出版也是相当大的成就,为此,县文联特地组织了这次赴甘南白马藏族地理与民俗采风活动,助力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撰写。 早在2002年,阿贝尔就开始计划做“白马的文学建构”研究,经过10年积累,10年准备,2013正式开始写作,计划2014年完成出版。 白马人的文学构建主要涉及白马人的个体人性、部落人性,以及汉化、现代化过程中人性的蜕变;涉及白马人的居住背景——岷山自然地理、演化中民居及更大的历史背景、国家背景和世界背景;涉及赖以鉴定白马人存在个性与价值的宗教崇拜、民风民俗和生活细节;涉及到白马人最诗性的永恒的时间观念,以及他们天生的想象力和美。体裁主要包括纪实、访谈、散文、小说、诗歌和影像。全书拟写三十篇,已经完成《白马路》、《通往白马村寨的道路》、《白马人村寨的内部》、《水边的扒西家》、《午后的下壳子》、《一个汉人的白马印象》、《自然之子》、《尼苏的眼泪》、《人事神事》等十篇。 在陇南白马文化采期间,草河坝村著名的寨科桥想了多年,终于成行。约瑟夫·洛克的身影一直都在,他视线所及的山水村寨斑痕依旧。抵梦,已经到了喘息的年纪,少有圆梦的自由美好。知道是极致的美,必有接近极致的体验与恐惧。?  白马人聚居的勿角平淡宁静,与我不止隔着玻璃。在双河右拐,顺白水河而下,过郭元乡进入文县,也是进入甘肃。鸡石坝有印象,鸡石坝及右岸山谷中的草地乡,曾经也是白马人的居住地。白马人聚居的白马河印象与事先想象的完全不同。我是借了平武夺补河畔的白马路来想象文县白马峪的。白马河谷海拔较夺补河谷要低一千米到五百米,没有专门的牧业,全是农耕。就视觉效果,其风貌跟我们水晶、土城差不多,但要宁静、封闭得多。到达铁楼乡,曹乡长带我们去了草河坝村。铁楼的民居尚显古朴,村落有古风。这古风不是白马人的奇丽,而是时间保存下来的不变的安宁。饭后曹乡长带我们去了著名的寨科桥,回来看了他们简易的博物馆。短短几个小时,铁楼就给了我一种很内敛的印象,他们的文化不在为经济利益的装扮和异化,而在内在的日常生活中,在血液里——我们夺补河白马人的血液在急剧的改变(被改变)。   晚上住文县县城。文县县城建在白水河畔,像九寨沟县城一样,西北岸一座尖尖的山头上也有座庙(不知是否也叫风神庙)。   见到诗人小米。瘦高个子,寡言,略显委靡,是个能写东西的人。晚上挨他坐,看他饮酒,见到他的一些性情,多是喜欢的。1980、90年代看见他的诗发在国内诗歌杂志上,包括《诗刊》,但真正读的不多,也没有记下什么。酒后的小米带我们去地震后修建的滨江广场散步,显得鲜活了很多。见到他的夫人,善言爱笑的一个人,夫妻很是互补。   这一次还纠正了一个错误:文县县城不是在白龙江畔,只是在白龙江右岸支流白水河畔——白水河发源于弓杠岭,纳九寨沟的水,在文县县城下游金场坪注入白龙江。 ??   从文县翻海拔二千一百米的高楼山到陇南,地貌已经不同于岷山,属典型的秦岭褶皱带。我们的小车九曲十八拐,看见的都是生存的艰难,想到的是人类世代苦难而自然的繁衍生息。白光光的太阳照着旧时武都。进入武都,已经完全是北方的地貌和村落村民。在河口村,212国道重新回到白龙江。我想国道212之所以不走白龙江而要翻高楼山,完全因为地理选择人,人再选择道路。   过汉王镇便是陇南市,旧名叫武都,它是白龙江流域唯一的地级市。陇南向西,继续走212国道,河谷相对开阔,村落大人口多,但依旧显得闭塞、落后。沿途看见在建的兰(州)渝(重庆)铁路和陇(南)广(元)高速。经过很多的村,记住的有下猴子村、百草坝村、寺下村、桔水子村。这一路橄榄树最多,蒜苗最多。一辆拉橄榄的皮卡撞上大货车,居然撞出了一地橄榄油。   我们在两河口左拐,上313省道,沿白龙江正源前行。直行国道212去岷县、兰州。行十几公里舟曲便到了。这十几公里河谷美丽而宽敞,田野里的柿子树就像我在《飞地》中写到的,叶子殷红柿子亮红。我们在土轿子村停下来,拍柿子树,恰逢路下有人收柿子,给我们拿来好多递到公路上来。我们吃了柿子问多少钱,她说不要钱,哪个要你们的钱?已经是藏寨和藏人了,他们有他们自己千百年的待人心肠,天外的价值观影响不到他们。我在下午的阳光里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