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学与科学、传统科学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察之研究.pdf

论易学与科学、传统科学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察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第 5期 齐 鲁 学 刊 No.5 总第 242期 QILU J0U甜 L GeneralNo.242 论易学与科学、传统科学的关系 — — 从历史的角度察之 刘兴 明 ,刘德龙 (1.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 济南 250002) 摘 要 :“易为大道之源 、众学之本”,大易之生、大易之和、大易之象、大易之美、大易之复,构成生生不息的中 国传统文化创新基因总图谱。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在总图谱 的框架下展现 自己的特色:生生不 已的宇宙生成论、中 和 圜道 的宇宙化生模式、象数理一体不二的易象思维模式。由此而有天文学、数学、传统医学的逐步展开 。 关键词 :易学;传统科学文化 ;基 因 中图分类号:B2;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一O22x(2O14)O5—0064—06 诺 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认为,近 看 ,易学 内容主要包括两汉至明清及近现代之易学 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 中国传统学 著作,因现在之著作在形成中,姑且断至清末 民初 。 问中有归纳无推演 ,而此境况是 由于 《易经 》对 中国 (二)科学、传统科学之界定 。由于历史 的原 因, 人思维方式的影 响所致。此观点一 出,四海震动。 今天中国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有两个突出特点。第 其实 ,学界关于易学与科学之关系早有论述 ,且观点 一 个特点是把 “科学”作为真理的同义词 ,成为任何 迥异 。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 领域正面价值评判的标准,这是 2O世纪科学主义意 化与西方式现代文化之间融通 、转合的必然现象 ,也 识形态长期作用 的结果;第二个特点是倾 向于从实 是以西方为主流的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 ,向东、 用 、应用的角度理解 “科学”,倾 向于把 “科学”混同于 西方传统 回归、借力的必然现象 。 “科技”,“科技”混同于 “技术”,对 “科学”本身缺乏理 本文之 目的在于尝试厘清易学 的发展及其与中 解 ,这既与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特定的历史遭遇 国传统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的关系。我们的方 有关,也与中国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有关。因此,要 法是 ,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理顺 中国近代化 以前易学 真正理解 科“学”的内涵,我们需要进入西方的语境[2]。 与传统科学的特质与关系,进而厘清易学与近现代 所谓科学,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尚在进一步的演 科学的关系。科学是 中国近代化之后 的 “舶来 品”, 变形成之中;而历史性 的东西是给不 出定义 的。对 传统科学是以科学之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 的定向解 于历史性的东西只能给 出历史性 的说 明。因此 ,我 读。可见 ,易学与传统科学是 同质文化之 中的对待 们只能给出不同的科学类 型。吴 国盛先生认为 ,科 关系,而易学与近代科学 、现代科学是异质文化之间 学主要有两种类型:希腊科学和现代科学。如果说 , 的 “会通”对待关系。 希腊科学是 自由的科学、是内在性的科学、是 自我推 一 、 易学、科学、传统科学的概念界定 理的科学,那么现代科学是有用的科学[3]。所以我 (一)易学之界定。张文智认为 ,“所谓易学 ,是 们可以对西方科学做古典科学与近代科学的二分 , 以 《周易》经、传为基础 ,由历代注 《易》者所 阐发的各 而现代科学是近代科学新成果得到的范式转换 。古 种理论与学说 的总称 。”[1](P5)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 典科学以自由、内在性为特质 ,是 “无用”之学,是对 收稿 日期 :2014—02—17 基金项 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 目“两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