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赏析(三)

試卷二 文學賞析 (教師本) 使用說明︰ (一)本模擬試卷佔全科總分百分之五十,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二)本模擬試卷試題結合課程發展議會本科「課程指引」所列舉之二十四篇指定作品與課外作品設題。 (三)模擬試卷全卷共設五題,各題分額相同,考生選答其三。 (四)考生文筆及字體表現良好可得適當分數。 一、根據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及下引宋玉《對楚王問》,回答下列問題︰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1)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2),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3),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4),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5)雲霓、負蒼天,足亂浮雲,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崑崙之墟(6),暴鬐(7)於碣石(8),暮宿於孟諸(9)。夫尺澤之鯢(10),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宋玉《對楚王問》 註釋︰(1) 遺行︰可以遺棄的行為。 (2) 《下里》、《巴人》︰曲名,較為俚俗的歌曲。 (3) 《陽阿》、《薤露》︰曲名,較《下里》、《巴人》高級。 (4) 《陽春》、《白雪》︰曲名,高級的歌曲。 (5) 絕︰橫穿。 (6) 墟︰山腳下。 (7) 暴鬐︰曬鬐。 (8) 碣石︰山名。今河北省 昌黎縣境內。 (9) 孟諸︰澤名。在今河南 商丘東北。 (10) 鯢︰一種小魚。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和宋玉《對楚王問》中,宋玉的形象是怎樣的?試舉例說明。(30%) 答題提示︰ 宋玉的形象︰ 品格風流︰《詠懷古跡五首》(其二)中「風流儒雅」。(10%) 有文采︰《詠懷古跡五首》(其二)中「風流儒雅亦吾師」,杜甫尊宋玉為師,表明了自己對宋玉的景仰與嚮慕,並表明了宋玉是一位卓有才華的作家。(10%) 孤芳自賞︰《對楚王問》中「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宋玉自命不凡,以鳳鳥及鯤魚來自比,以突顯出其超然獨立,不屑迎合群眾。(10%)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藉宋玉抒發甚麼情懷?試加以申述。(40%) 答題提示︰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中所要抒發的情懷︰ 藉宋玉生前的際遇而感慨。宋玉的文采風流,「風流儒雅亦吾師」,可惜懷才不遇,杜甫有感二人際遇相同,不禁感懷自傷。「搖落深知宋玉悲」是借宋玉名篇《九辯》的開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而起興。「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悵望宋玉的故宅,仍能感受他的失意之悲,同情其憂國情懷想到宋玉文名垂於後世,楚宮卻已湮沒不存,因此感到文章可流傳千古,但富貴卻如雲煙易逝。 杜甫如何在作品中表現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觀念?試就所習杜甫詩歌加以闡述(30%) 答題提示︰ 杜甫運用了對比、修辭等手法表現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觀念︰ 杜甫運用了對比手法,如《詠懷古跡五首》(其二)中,以「江山故宅空文藻」與「最是楚宮俱泯滅」作一強烈對比,宋玉文采風流,使他文名垂後,但楚王的富貴繁華早已煙消雲散,作者以帝王的短暫繁華,與「文章千古事」作一對比。 二、根據歐陽修《瀧岡阡表》及下引袁枚《祭妹文》,回答下列問題︰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1)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2),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3)。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4)來,溫緇衣(5)一章;適先生奓戶入,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6),連呼「則則(7)」。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8),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迹,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淒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嫛婗(9)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証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嬭(10),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11),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