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1(社区护理骨干班)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1(社区护理骨干班)PPT

社区常见传染病护理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第一节 传 染 病 概 述; 一、传染病定义;传染的概念 ?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亦称为传染。 ;(三)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多无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发现已被感染。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主动免疫。 最常见 ; (四)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于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发生疾病,但不能清除病原体时。 如单纯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五)显性感染;三、传染病的特征;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强度 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 2)三间分布 时间分布 季节性 地区分布 分地方性和外来性 人群分布 年龄、职业、习惯等 4.有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临床特征;;;;;瘀点瘀斑;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 (1)病人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分为: (4)受感染的动物 ;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 直接接触 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易感者在这一人群中的比例。易感者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使人群易感性增高因素有:人群免疫力随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死亡、婴儿出生以及易感人口的大量注入等。 (二)影响因素;五、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一)报告的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二)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疾病控制、医疗、采供血机构及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师。 (三)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方式 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社区-区县疾控中心 报告卡 网络直报;(四)报告时间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 甲类(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城市2小时、乡镇6小时; 其他乙类传染病的病人、疑似病人,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淋病、梅毒、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市6小时、乡镇12小时; 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二)传染病的控制;隔 离; (2)隔离的分类和措施要求 A系统: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 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 严密隔离(黄色标志) 接触隔离(橙色标志) 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 脓汁(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 结核菌(AFB)隔离(灰色标志) B系统:病种分类法;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 ①相同病种可住同一病室; ②病人一般不能外出,必须外出应戴口罩; ③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 ④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应先消毒后弃去,痰具每日消毒; ⑤病室空气消毒每日至少1次,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 ;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 ①相同病种可住同一病室,若条件不允许,不同病种也可住同一病室,但必须实施床边隔离; ②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护理不同病种病人要更换隔离衣,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之前应严格消毒双手; ③病人的生活用具应专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