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策略PPT
* * 一种既有效又经济实惠的简单干预:使用无针静脉输液系统 无针输液接头(无针接入端口) 一次性使用预充冲洗装置(鲁尔锁接头) 简单的无针接头,密闭表面,螺口连接设计 一次性预填充式注射器,用于静脉注射或管路冲洗 * 医护人员针刺伤(按照操作分类总结) 50.1% * * 如何取消或减少针头使用? 使用无针静脉输液系统 鲁尔锁接头 无针接入端口 * * 安全装置可使针刺伤减半 减少使用传统装置,以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2004年期间,安全设计装置的使用达到94%,EPINet数据表明IV导管相关性损伤下降63%。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Nancy Trick with Dr. Js 3 slide addes 12/11/2015 Dr.HU Bijie Dr.HU Bijie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策略 * * 目的 描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机制 概述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置入和维护措施集 描述第三方临床证据中的最佳无针接头设计特征 * * 目的 描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机制 概述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置入和维护措施集 描述第三方临床证据中的最佳无针接头设计特征 这样的问题,在您的CVC导管护理中常见么? 穿刺点局部囊袋式感染 不正确的敷料更换/使用 经由外周静脉药物外渗 不正确的敷料选择/使用 常见的并发症,常由不适当的CVC导管护理引起 * 管腔外:第一周 管腔外生物膜是短期导管置入后第1周内的主要CRBSI来源。 管腔外生物膜是长期导管隧道型感染的主要来源。 对于短期导管(留置时间少于10天),导管置入部位是污染最重要的来源。人们认为患者皮肤上的细菌会随着导管的外表面从置入部位向导管尖迁移。导管表面导管定植形成生物膜:嵌入细胞外细菌聚合物的保护矩阵中的微生物。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微生物来源 皮肤 静脉 Catheter 导管 Hub 导管接口 Skin 皮肤 管腔内:第一周后 管腔内生物膜是短期和长期导管置入1周后的主要CRBSI来源。 对于长期导管(留置时间超过10天),导管接头是污染最重要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医护人员受污染的手接触导管接头时,在导管操作期间引入了生物。生物然后沿着导管管腔内表面从接头迁移到导管尖。如外部定植一样,形成生物膜。生物会嵌入在生物膜中或分离开在导管腔内自由浮动。 Jo?l Mossong, et. al. PLOS Medicine, 2009. Lenie Dijkshoorn, et. al.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5, 939-951, 2007 80% 的传染性疾病是通过接触造成的 Bright side: 至少70%的院感是可以预防的. That is why we are here today!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LA-BSI明显减少 These guidelines also emphasiz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implementing bundled strategies, and documenting and reporting rates of compliance with all components of the bundle as benchmarks for quality assurance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2011年指南强调了改进后的集束化实施策略(加入了维护集束化策略)记录和报告集束化策略中项目的依从性,作为质量改进的一项内容 2011年《预防血管内置管相关感染指南》 集束化即执行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 置管措施集 仅临床需要时置入导管。 采用导管置入清单。 采用导管置入车或套件。 置管人员手部卫生。 氯己定-酒精皮肤消毒。 最大屏障预防措施(盖、衣服、口罩和患者手术被单)。 选择正确的导管,置入正确的位置。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