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第三小组.ppt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第三小组.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第三小组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目录 ◆前言 ◆发展历史 ◆应用状况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444444反渗透法 前言 ■海水淡化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梦想之一 ■海洋作为淡水供应水源具有两大鲜明的特点 ——永不干枯和取之不尽。 ■世界上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热点。海水淡化是沿海地区解决区域性淡水资源短缺,解决供水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 海水淡化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梦想之一 发展历史 19世纪出现了浸没式蒸发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脱盐技术的发展,但仍限于多效和压汽蒸馏; 20世纪50年代,美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专设盐水局,30年内拨专款14亿美元研发新的脱盐技术。 1954年电渗析(ED)实用化,1957年多级闪蒸(MSF)问世,1960年反渗透(RO)获突破性进展。1975年低温多效(LT-ME)商品化; 1990年后,随着RO膜性能的提高,价格的下降,高压泵和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反渗透法成为投资最省,成本最低的海水淡化制备饮用水的过程。 2006年脱盐水产量在4.75×107m3/d以上,其迅猛增长的趋势是少见的;多级闪蒸技术占世界海水淡化装机容量的42%,反渗透技术占淡化装机容量的45%。 海水淡化市场分布 国内海水淡化应用现状 先后建立了日产百吨级、千吨级和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我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趋成熟。 截止2007年6月底,已建成投产的海水淡化装置总数为45套,合计产水能力13.24万m3/d;在建工程8个,合计产水能力8.46万m3/d。 浙江、山东、辽宁、河北和天津等是应用海水淡化技术的主要沿海省市。 反渗透(RO)和低温多效蒸馏(MED)是国内海水淡化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反渗透法约占70%;低温多效蒸馏法约占25%。 沿海城市建成或在建海水淡化装置产水量 应用现状 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反渗透,MSF,LT-ME和压气蒸馏(VC)等。 多级闪蒸(MSF) 多级闪蒸(MSF) 就MSF技术本身近年来有所进展,但无重大突破。主要进展有单机容量进一步扩大,最高可达7.9万m3/d;多级闪蒸与水电一体化;过程集成---热膜耦合;採用新的管及蒸發室材料,试用高级奥氏不锈钢代替镍基合金;工藝改进有采用新型聚羧酸酯防垢剂,该剂兼抑垢和分散作用,可使MSF在95-110℃下运行,且用量少,对环境影响小;提高最高盐水溫度,增加级数和比熱交換面積及盐水循環流量;改进热回收和排热段以提高蒸发量;提高快速除霧功能和排放冷卻器功能等;运行管理方面开发了DROPS软件,可协调运行参数,使系统最佳化,并降低运行费用;延长服务期限,提高运行可靠性,减少停车维修,降低成本等等。目前MSF的能耗在10kWh/m3淡水以上。 低温多效 1.2.2.低温多效(LT-MED) MED为上世纪30年代的淡化方法,由于结垢和腐蚀等问题,更由于上世纪50年代MSF的出现,使之停滞不前。尽管美、日等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进提高,但自1975商品化以来,至今市场占有份额仍不足10%。 LT-MED操作温度在60-70℃,使结垢和腐蚀有所减缓,可使用较廉价的材料,以降低成本。一些改进工作有:装置规模大型化,使用较廉价的新材料和新设备,强化传热管等,提高最高盐水溫度和增加效数,使用高效的热泵等可有效提高造水比和利用末效热, 水电联产和热膜耦合联产有效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塔式设计,混凝土外壳等。通常能耗在6-8 kWh/m3淡水,该技术在利用低品位热能造水方面有一定的市场。 反渗透法 反渗透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无相变)、建设期短、占地少的特点,是海水淡化技术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除海湾国家外,美洲、亚洲和欧洲,大、中生产规模的装置多以反渗透法为首选。 发展趋势 反渗透膜技术发展速度与计算机技术相似,每过几年就会出现新而更有效的海水淡化膜和膜技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8英寸海水膜元件的标准产水量为18.9~22.7m3/d,脱盐率为99.6%;2003年,膜制造商推出了高产水量的 海水膜元件,产水量达到28.4 m3/d,脱盐率达到99.75%;仅过一年,市场上出现了更高产水量的海水膜元件,其产水量达到34.0m3/d,脱盐率为99.7%。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可期待45.4m3/d产水量,脱盐率更高的海水膜元件。 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价格的上涨给海水淡化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正致力于, 具有低能耗、抗污染、耐高温、高压和特种分离等性能的反渗透膜组器; 集成膜法、热膜偶合 (hybrid)海水淡化系统,充发发挥各种技术的特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以降低制水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 开发低成本浓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