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鲜土豆片灸治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探究.docVIP

隔鲜土豆片灸治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隔鲜土豆片灸治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探究

隔鲜土豆片灸治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探究 李威 卢莹 陈洪秋 卢馨 林学海 罗本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目的:探究隔鲜土豆片灸治疗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 收集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特别是最近3年发表的关于艾灸、鲜土豆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文献;查阅相关专业书籍。结果:艾灸、鲜土豆片外敷具有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结论:隔鲜土豆片灸治疗软组织损伤, 具有可行性;对于隔土豆片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由于文献数量有限, 还有待更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关键词: 隔鲜土豆片灸; 艾灸; 软组织损伤; 可行性研究; 作者简介:李威 (1992-) , 男, 汉族, 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学。E-mail:1565776686@ 作者简介:罗本华 (1968-) , 男, 汉族, 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为针灸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及壮医针灸学。E-mail:226264505@ 收稿日期:2017-08-11 基金:2016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 项目编号:JW16090 Received: 2017-08-11 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学“筋伤”的范畴, 是指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是临床常见的伤科疾病[1]。一般以四肢或躯干部多见, 局部症状明显, 多表现为疼痛、肿胀、血肿、瘀斑及功能障碍等;病机多为局部络脉受损不通, 血溢脉外, 气滞血瘀[1]。急性筋伤如不及时有效治疗, 日久则见瘀血凝滞, 局部组织可肥厚、粘连, 患处气血滞涩, 血不荣筋, 导致筋肉挛缩、疼痛、活动受限, 进展为慢性筋伤[1]。艾灸具有温经通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等作用[2-6];鲜土豆片局部外敷能消肿止痛、消炎散结[7,12-17], 应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值得探究。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 收集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特别是最近3年发表的关于艾灸、鲜土豆片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文献;查阅相关专业书籍。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1 艾灸、鲜土豆片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 1.1 艾灸的作用机理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 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消瘀散结止痛等作用, 千百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科疾病[2]。灸法的种类多样, 其中隔物灸因火力温和, 作用于机体的温热较适宜, 容易为患者接受, 较直接灸法常用,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3]。目前对于艾灸抗炎、镇痛等的作用机制有很多的基础研究。吴焕淦等[4]研究发现, 艾灸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 HPA) 轴提高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水平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 艾灸镇痛与抗炎免疫效应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存在, 艾灸通过外周穴位 (区) 和中枢响应, 激活抗炎通路, 调节免疫应答, 在产生抗炎作用的同时产生了镇痛效应。姜劲峰等[5]研究认为, 灸法的研究已经证明艾灸抗炎的普遍性、特异性、整体性和调节炎性反应的双向性, 从而基本明确炎性反应、尤其是慢性炎性反应是艾灸温通效应的关键病理基础, 抗炎作用是艾灸温通效应的主要机制的基本原理。唐照亮等[6]研究表明, 灸法能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 产生抗炎、纠正免疫紊乱和自由基代谢失衡等多种综合效应、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途径调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这些基础研究均说明了艾灸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为临床应用艾灸治疗炎症性、疼痛性疾病提供了理论支持。 1.2 鲜土豆片的作用机理 土豆又叫马铃薯、山药蛋, 是一种天然食、药两用植物[8]。《本草纲目》中记载, 用鲜土豆捣烂贴于肿硬毒处, 能起到消散的作用。土豆性平味甘, 内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调中、平肝降压、收涩固精、养心安神等功用, 局部外敷有利水消肿、生肌止痛、消炎散结等功用[8]。对于土豆的抗炎消肿等功效的作用机制, 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报道, 江昕昕[7]对马铃薯抗炎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通过建立小鼠的炎症模型, 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 (Potato glycoalkalids, TGA) 和马铃薯蛋白质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小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