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维护
液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维护 河北理工大学 主讲:杨文生 一、液压元件失效现象 1、噪音大,使用情况正常,但噪音明显加大. 2、容积效率低,泵排量减小,或执行元件速度太低. 3、密封失效,容积效率低或有明显的外泄. 4、元件功能失效,如压力阀不能调压,流量阀不能调整流量等.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1、磨损 a. 摩擦磨损:元件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磨损。它是造成液压元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会引起噪音和内部泄露。 b. 磨粒磨损:摩擦表面存在的颗粒所引起的磨损,金属零件微粒的脱落,油的颗粒杂质都会造成磨粒磨损。 c. 腐蚀磨损:与液体相对运动的固体表面,因有气泡破裂产生的局部高温及冲击高压所引起的疲劳剥落现象,也称气蚀。它是造成液压泵、液压马达损坏的主要原因。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2、密封损坏:密封有动密封和静密封两种,密封损坏会造成内部泄露和外部泄露,可引起容积效率降低,污染环境,严重时会使系统建立不起压力。 a.动密封 :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密封。常用的是O型密封圈,填料密封,油封,唇型密封和间隙密封。 b.静密封 :不存在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密封。常用O型密封圈,衬垫密封,液体密封胶。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磨损后应对相对配合的零件进行维修,以达到要求的配合间隙,常用的液压元件修理时的配合间隙见右表。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3、零部件损坏:元件的零部件损坏也是元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叶片泵叶片折断,阀芯弹簧失效等. 4、元件的参数调整不当:变量泵、变量马达、各种压力阀在使用中都需要先进行参数调整。液压系统设计得再合理、元件参数调整不当,元件功能一样失效,系统也不能正常工作.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例1、 限压式变量泵的调整,它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如图示. AB段是定量段,用于实现执行元件的快速进给 BC段是变量段,用于实现执行元件的工作进给 AB段根据执行元件最大速度,靠调整泵的最大偏心距来实现 BC段根据执行元件最大外载,靠调节泵的弹簧预紧力来实现 二、液压元件失效原因 例2、溢流阀两级调压回路 阀2是先导式溢流阀,它的调整压力是PA 阀4是远程调压阀,它的调整压力是PB 当调整压力PAPB时,可实现二级调压。 一、系统温度过高 系统温度过高可由测量油的温度来观察,油温升高,油的粘度下降,同样的密封结构容易泄露,密封件容易老化,油容易变质,所以各种液压系统都规定了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 一、系统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一般有以下原因: 1、回路结构不合理 图示为出口节流调速回路。图a所示系统,退回时节流阀还起作用,但快速退回一般不需节流,所以图b增加一单向阀,减少了回程的节流功率损失,减少了发热. 一、系统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一般有以下原因: 2、元件参数没有储备 参数储备是指元件在工作参数上的富余量。如φ10mm的油管在设计上满足要求,选择φ12mm的会使油流速度更低些,可减少能量损失,溢流阀调定压力50Kgf/cm2即可,可选择63Kgf/cm2。 参数储备一般大于设计参数的20%以上,有了参数储备,每个元件都不在最大负荷下工作,不但温度低,噪音、振动也小,系统也不容易发生故障。 一、系统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一般有以下原因: 3、油箱容积小 油箱除存储油液的功能,还具有散发热量、分离油中气体和沉淀杂质的功能。 油箱容积太小不利于散热,通常油箱容积V=(3~8)Q。其中Q为系统液压泵流量。 大型液压系统为保证散热的要求,需在油箱上安装冷却器。 4、系统过载或功率损失太大 二、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振动和噪声的部位多发生在油泵和各种压力阀处。 1、液压泵噪声振动产生的原因 吸油管或滤油器堵塞,泵的困油及气蚀现象,压力流量的脉动,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等. 另外双泵供油回路,双泵排油管合流处距泵出口太近也会产生较大噪声,一般不大于200mm,噪声可基本消除. 二、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2、压力阀在回路中配置不当也会产生振动噪声 例: 三、液压元件参数调整不当 压力阀的参数调整对系统正常工作影响最大。特别要注意各种泵出口处溢流阀的功用和调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