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沉管结构设计
目录工程资料11工程概况1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2.1地形地貌12.2地层构成12.3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设计内容41.干坞开挖设计42管段结构的外轮廓尺寸设计42.1设计依据42.2设计内容43沉管的埋置深度及荷载计算63.1沉管埋置深度63.2沉管的荷载计算64结构内力计算84.1计算模型的简化85配筋的计算与布置115.1设计依据115.2侧板配筋计算125.3顶板配筋计算135.4底板配筋计算135.5纵筋的配置146变形缝与管段接头设计146.1变形缝设计146.2接头设计15参考文献16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公路过河隧道沉管结构设计工程地点:某东西走向河流沿岸 本工程场地位于某东西走向河流沿岸,河宽300m左右。本地属亚热带带气候,河流常年水深在10m左右,河道常年通行船舶。拟建工程位于市区周边,规划道路横穿河流,考虑到今后开发的需要,桥梁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且对于城市建筑造成不利影响,拟采用河底隧道。由于盾构隧道工程量较大且施工难度较大,采用沉管隧道的形式。本工程场地位于市区苏家坨镇三星庄北,东西两侧均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拟建的隧道工程河流南侧拥有大片未占用土地,可用于沉管结构管段浇筑时开挖干坞。南北两侧河岸最高点距水面约2m左右,位置较好。拟建隧道垂直穿越河流,两岸经引道引入地下。2.场地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1地形地貌场地现状地形较平坦开阔,河岸两侧200m以内地表均为天然河岸土,无人工堆积及建筑垃圾。由于杂草及河水冲积,有机质成分较多,地面高程约为23.69~25.65m。2.2地层构成根据地层钻探结果,拟建场地30.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新近沉积层及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构成。现根据现场钻探情况将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新近沉积层:① 淤泥质粘土:暗褐、灰褐、灰色,很湿,软塑~可塑,含氧化铁和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高压缩性土。② 砂质粉土:黄褐、黄灰、暗褐、灰褐色,很湿,密实,含氧化铁和云母,可见少量螺壳、姜石及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粉砂、细砂薄层或透镜体。③河底淤泥:灰褐色、灰黑色,很湿,软塑,含大量的有机质及砂粒,属于高压缩性土。第四纪沉积层:④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黄褐、黄灰、灰黄色,很湿,软塑~可塑,氧化铁、云母。局部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薄层或透镜体,属中高压缩性土。⑤砾石:褐色、黑褐色,砾石磨圆性及分选性较好,粒径约为5~10mm,胶结较差,胶结物为钙质胶结,可塑性较差。属低压缩性土。表2—1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KPa)内摩擦角()淤泥质粘土3.620.0─20.012.0砂质粘土1320.010.026.020.0③河底淤泥3.520.010.020.012.0④粉质粘土7.120.010.025.020.0⑤砾石6.823.013.015.010.0 具体地层分布情况见附图2.2.3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3.1地下水分布情况勘察期间,在地表下30.00()范围内实测到4层地下水见表2—2:表2—2 地下水分布情况表层数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第一层上层滞水1.60~3.20m第二层潜水12.20~18.00m第三场微承压水21.00~26.50m2.3.2历年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该地区历年(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表。据在该拟建场地附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包括上层滞水)埋深约为1.00m。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源以大气降水、农业灌溉等入渗为主,主要的排泄方式为大气蒸发;潜水的主要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微承压水及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径流方式排泄。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1.0m~2.0m。设计内容干坞开挖设计干坞是沉管管段的预制场地,本工程设计在河流南岸开挖,干坞边缘距离河岸的水平距离为10m,平面形状为矩形,南北长度为200m,东西宽度为150m,开挖深度为6m。开挖前地表与河流水面垂直距离为2m左右,管段制作完成后将河水引入干坞,干坞内水深可达4m左右,可满足管段浮运的需要。干坞边坡放坡坡度为1:3,边坡采用钢筋网喷砼支护,经验算,可满足稳定性要求。2管段结构的外轮廓尺寸设计2.1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规范》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2设计内容根据使用要求,沉管隧道要求内净跨8m,内净高2.5m。采用双孔矩形钢筋混凝土管段,每节管段长度为100m。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并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设计管段边墙及顶底板厚度均为0.5m,中间隔板宽度为1.0m,管段宽度为11.5m,高度为4m。具体尺寸参照附图1。如上图所示,路面结构为管段沉入水底后为满足抗浮要求而附加的自重。2.2.1沉管结构的浮力设计验算(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