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临证心得.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咽炎临证心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咽炎临证心得 甘肃省临泽县中医院 734200 摘要:目的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淋巴组织及黏液腺的弥漫性炎症,临床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脏腑亏虚、阴阳失调所致。本病多发于中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西医不易治愈,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本人对慢性咽炎的临证心得综述如下。 患者,女,40岁,2012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宿患慢性咽炎二年余,久治不愈。平素咽喉干涩,微咳。二月前因重感冒引发剧烈咳嗽,住院7天,中西药配合治疗,全身症状基本消失,而咳嗽不减轻。乃自动出院服中药,先服金佛草散数剂,咳嗽反而加重,继服止咳散,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十余剂,亦似效非效。现症:咽喉干涩,不时发痒,痒则呛咳,俞咳俞烈,气促面红,涕泣俱出,连咳数十声不止;痰少而成颗粒状,极难咳出,昼重夜轻入睡很少被咳醒,但次晨起床后又剧咳不止,食纳尚可,舌质偏淡欠润,脉细弱。 考虑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濡养之“喉源性咳嗽”。病程遂历二个月,脉亦无浮象,但因治不如法,尚虚浮邪失于表散,首宜轻(青扬散)祛风润燥,试头喉科六味汤加味:荆芥、防风、桔梗、生甘草、薄荷叶、僵蚕、白马勃、射干、蝉衣各6克,木蝴蝶15克,鲜梨皮50克,3剂。煎服法:冷水浸泡1小时,煮佛10分钟,连煮2次,约得药液1000ml,混匀代茶频饮[1]。 二诊:喉痒呛咳稍减,咳痰较前爽利,口不干而咽喉干,频饮药液,只能暂润,移时又干涩。上方和养阴清肺汤,翼其祛风润燥,养阴生津:荆芥、桔梗、生甘草、僵蚕蝉衣、丹皮川贝粉(吞服)各6克,生地、天冬、麦冬、白芍、木蝴蝶各15克,柿饼30克,鲜梨皮50克。 效果:服3剂咽喉干燥、发痒、呛咳均显著减轻;服至10剂基本消失,唯晨起干咳几声,或咳出少许粘痰。改予六和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善后。 心得:《内经》云:“五气为病....肺为咳。”《灵枢.九针论》云:“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 肺为华盖,外合皮毛,又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六淫外侵,首先犯肺。后世医家为了执简 繁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为外邪犯肺,束缚肺卫,肺失宣降,津液不得布散,凝聚为痰,肺失肃清,气逆而咳作,以宣肃肺气为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波及于肺,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兼宣肃肺气。而本例喉痒呛咳,乃分燥伤津液之证故用药性偏闻=温燥金佛草散数剂后咳嗽加重。但改用止咳散、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等十余剂后亦似效非效,根据临床观察,止咳散温润平和,不寒不热,疏风祛痰,宣肺止咳,颇适宜于新久咳嗽,疗效确切。而清燥救肺汤宣肺降逆,清燥润肺,沙参麦冬汤干寒生津清养肺胃[2]。 本例喉痒呛咳,其病名为“喉源性咳嗽”。顾名思义其咳嗽的根源和主要病位在喉部,而不在肺,其主要症候是:咽喉干燥,发痒,痒则咳,咳则呛而持续不断。这是病位在肺或其他脏腑的一般性咳嗽所不具备的特征性症候。咳嗽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通过咳嗽排除呼吸道的异物或病理产物,可以暂时恢复呼吸道的通畅,所以咳嗽一阵之后患者多有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但喉源性咳嗽则不然,俞咳俞不舒服,因为俞咳嗽,则咽喉愈干涩,也愈容易发痒反之,咽干涩,发痒又容易诱发下一轮呛咳。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当代某专家曰:如其把本病作为一般咳嗽而混为一谈,治疗效果必然无法满意。因为其所治者为无辜之肺而非病灶所在的喉。 一般认为,咽喉属肺系,治肺则可间接治咽喉,但确切来讲,咽主地气,属脾胃,喉主天气属肺,从整体来讲治肺可以间接治喉但只宜宣发,而不宜肃降肺气。一般咳嗽为肺失宣肃之职,肺气上逆当选用既能宣发又能肃降肺气的方药,如:金佛草散、杏苏散、止咳散等。而这些方药中的肃肺降气,化痰止咳之品,如旋复花、半夏、杏仁、紫菀、百部款冬花等就不适用于喉源性咳嗽。因为喉源性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风燥伤津液,咽喉失濡养而不存在肺气下降这一病机。 “凡一切慢性咽炎,主症就是咽部干燥。其所以干燥,由于液不养咽,津不润喉。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痒则酿成本病次其一。诸痛疮痒,俱属心火。干生燥,燥生火,火生痒这也是津枯而造成做痒的途径,次其二,这是由慢性咽炎导致喉源性咳嗽的机制。 由此可见,喉源性咳嗽虽与肺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一般性咳嗽相比较,不仅病位同,病机也不同。怎么能混同施治呢?。 喉科专著《重楼玉钥》记载,养阴清肺汤,本是治疗阴虚白喉之方,此方养津生津之力颇宏,可以借用治疗喉源性咳嗽。方中内寓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润肺复滋阴,埤金水相生,泉源不竭又内寓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既能滋养脾阴,埤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洒陈于咽,又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