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闫俊.docVIP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闫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闫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闫俊 闫俊   (孙吴县人民医院 164200)   【摘要】目的:浅谈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患者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75-02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表面并形成赘生物的一种炎症。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按病程分急性和亚急性;按微生物侵入途径可分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本章重点讲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3岁~46岁。症状:主要是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37.5~39℃,呈弛张性低热,午后和晚上高;寒战、乏力、盗汗、全身不适、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疼痛常见;急性者出现高热、寒战,伴头、胸、背和四肢肌肉和关节疼痛等暴发性败血症表现,常突发心力衰竭。心脏体征:原有心脏病杂音和心瓣膜感染后新出现的杂音;急性比亚急性更易出现杂音强度和性质的变异,产生乐音或新杂音。全身体征:主要是微血管炎、微血栓及出血。淤血及出血点:任何部位都可发生,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结合膜常见;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亚急性感染时视网膜中心呈发白的卵圆形出血斑;Osler结:亚急性者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 mm的出血红斑,急性者多见;脾肿大;贫血:多为轻、中度贫血,晚期呈重度贫血。杵状指:见于病程大于6个月以上者[1]。   1.2结果:3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率高,37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继续留院接受观察治疗。   2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原则为:早期用药,在连续3~5次血培养后即开始治疗;选用杀菌性抗生素,大剂量、长疗程,需4~6周以上;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根据血培养、致病菌药敏试验选择药物;联合用药增强疗效。   2.1经验治疗 未培养出病原菌时,急性者选用萘夫西林(新青霉素Ⅱ)2 g静脉滴注,每4 h一次;加氨苄西林2 g静脉滴注,每4 h一次,或加庆大霉素每日160~240mg,静脉滴注。亚急性者以青霉素(320万~400万U静脉滴注1次/4 h)为主或加庆大霉素,剂量同上[2]。   2.2已知致病微生物时的治疗   2.2.1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如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首选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6 h一次,或用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每日2 g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选用万古霉素每日15 mg/kg,分2次静脉注射。所有病例用药至少4周。   2.2.2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如链球菌、肠球菌选用氨苄西林2g静脉滴注,每4 h一次,加庆大霉素每日160~240 mg,用药4~6周。效果不佳可选万古霉素1 g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加庆大霉素,剂量同上。   2.2.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2 g静脉滴注,每4 h一次;青霉素过敏者,头孢噻吩2 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4 h一次,或头孢唑啉2 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6 h一次;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均过敏者,用万古霉素。疗程均为4~6周。   2.2.4其他致病微生物:革兰阴性菌选氨苄西林2g,每4h一次;哌拉西林3g,每4h一次;头孢噻肟2g,每4h一次;头孢他啶2g,每8h一次,均静脉滴注。亦可选环丙沙星200mg静脉滴注,每12 h一次。真菌感染者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首日1 mg,之后每日递增3~5 mg;直至每日25~30 mg,总量为3~5 g。后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   3 讨论   病理:心内感染及局部扩散:赘生物为疣状结节或菜花状、息肉样,小的不足1 mm,大的可阻塞瓣口,赘生物致瓣叶破损、穿孔或腱索断裂,引起瓣膜关闭不全。感染的局部扩散,产生瓣环或心肌脓肿,导致传导组织破坏、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及化脓性心包炎。赘生物脱落致栓塞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