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第2课时公开课课件8
《小石潭记》课堂检测 解释下列词语。 (5*6) 卷石底以出 ( ) 往来翕忽 ( ) 以其境过清 ( ) 犬牙差互 ( ) 凄神寒骨 ( ) 悄怆幽邃 ( ) 二、翻译句子。 (20*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三、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对“√”,不同的对“X”。 (5*6) ( ) 1、 A、全石以为底 B、为坻为屿 ( ) 2、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明灭可见 ( ) 3、 A、水尤清冽 B、以其境过清 ( ) 4、 A、如鸣珮环 B、四面竹树环合 ( ) 5、 A、不可久居 B、居庙堂之高 ( ) 6、 A、及记之而去 B、去国怀乡 直接表明“小石潭”外形特点是句子是: 间接暗示“小石潭”全石构成的特点的依据是: 思考:小石潭位置上的特点。 讨论两组关系: 游鱼与潭水 游鱼与游人 比较阅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吴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郦道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小石潭记》(柳宗元) 第四段: 用词语概括潭中景物特点与气氛。 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柳宗元在永州 他参加过永贞革新,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区地处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 7岁的老母亲、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 辩论三: 快乐or忧伤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 * √ 1、讨论“小石潭”这个名字是否贴切。 小结:写景应突出景物特征,前后呼应。 辩论: 寻找小石潭VS发现小石潭 发现小石潭的过程: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 写法介绍 辩论二: 第二段写游鱼VS写潭水 定点特写:指的是在一个立足点将某一处景物描绘出来。 写法介绍 提醒:从景物的特点,写作手法,或写作目的上进行比较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三段,描写了小潭的溪身 的特点; (原文)描写了岸势 的特点。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