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 ——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型研究 汪办兴 【专题名称】金融与保险 【专 题 号】F62 【复印期号】2011年04期 【原文出处】《金融论坛》(京)2010年12期第24~29页 【作者简介】汪办兴,男,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高级经济师,博士,E-mail:superwbx@,上海 200080 【日??? 期】2010-11-01 【关 键 词】EE34UU8499084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票据贴现利率采用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定价模式。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因周期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基于再贴现利率加点生成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内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票据贴现利率过度波动,常常会发生与再贴现利率背离的不合理情形。2005年至今,为熨平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抑制经济过热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经历了由宽松到收紧再到宽松并于2010年再次面临调整的往复过程。在2005年和2008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货币信贷政策的放松,票据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票据市场交易持续活跃,商业银行买票意愿急剧增强,甚至演变成“抢票”行为,票据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在票据买方市场形成过程中,票据贴现利率均快速下跌,甚至一度跌破再贴现利率;而当2007年央行从紧实施货币政策以及2010年央行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调整力度时,商业银行普遍降低了对票据贴现业务办理的热情,市场交易趋于平淡,票据贴现利率开始大幅上升,增幅明显超过一般性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的过分波动影响了票据市场的均衡发展,也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人民银行规定的现行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旨在对基于再贴现利率基准的票据贴现定价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以Shibor为基准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票据利率定价市场化转型做出有益的初步研究。 ????一、票据业务的再贴现利率基准定价模式与影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现行票据贴现利率定价实行的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政策。199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可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当时确定的再贴现利率水平为6.03%。这项政策在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初期,对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开展。2009年,全国累计票据交易量(累计承兑量+累计贴现量)达到33.5亿元,较1998年累计交易量6241亿元增长了52.7倍;截至2009年年末,票据贴现余额2.4万亿元,较1998年的547亿元增长了42.8倍①。 ????1998年至今,在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再贴现利率达到12次(见表1),由于票据利率与再贴现利率直接挂钩,票据贴现利率的周期性现象较为突出。同时,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由于票据资金信贷业务的特点,其市场化程度较高,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波动增强。 ????2005年以来,票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贴现利率成为各商业银行抢夺票据贴现市场的主要手段,票据贴现利率波动频繁。人民银行为了规范票据市场运行和加强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开展,多次提醒商业银行贴现利率的形成规则是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点。但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票据融资需求大量增加,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现行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模式的缺陷逐渐显现,已经不能适应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型票据市场主体在业务办理中开始尝试更市场化的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模式。 ???? ????二、票据贴现利率定价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票据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会出现“倒挂”的背离现象 ????2004年来,票据贴现业务以其期限短、周转快、风险低、成本收益稳定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调整优化资产结构的优势赢得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票据融资市场迅速发展。从2005年开始,票据贴现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导致贴现市场交易价格迅速下跌,以至于一度跌破再贴现利率,基本介于2.2%-2.5%之间,低于3.24%的再贴现利率近90个基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下半年又一轮宏观调控为止。2008年宏观调控的转向使得票据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倒挂的现象再现。2008年第4季度,随着央行连续降息,票据交易利率出现较大降幅,转贴现跌幅超过50%。在此期间,部分商业银行贴现利率报价已低于3.6‰的再贴现利率,在央行2008年11月27日再贴现利率调整后,仍有部分商业银行的贴现利率报价低于调整后的再贴现利率2.475‰的水平,即使在年底央行再次下调再贴现利率至1.8%后,票据贴现利率水平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