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份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6份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
李乃鱼(宝鸡市中心血站 721006)
【摘 要】 目的 探讨宝鸡市中心血站2011 年单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寻找减少单采血小板报废的途经,在确保血液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 对本单位2011 年所采集的血小板报废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年采集单采血小板1335 人次,报废26 人次,报废率1.95%;初次献血报废率61.5 %,多次献血报废率38.5 %。结论 HBsAg报废12 人次,占46.2%;是我站单采血小板报废主要原因。为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需要加强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招募时的教育宣传和病史征询,可尝试在初次单采血小板前加做胶体金法检测。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途径
1 基本情况
单采血小板采集对志愿者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均较高,我市已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无偿单采血小板固定人群,报废率低于全血报废率[血小板报废率1.95%(26/1335)、全血报废率10.6%(7980.5/75282)]。2011 年报废血小板26 人次,其中HBsAg报废12 人次,占46.2%;ALT报废5 人次,占19.2%;抗-HIV报废3 人次,占11.5%;SYP报废2 人次,占7.7%;抗-HCV、过期、脂肪血、破袋各1 人次,各占3.85%。在26 人份报废中,其中16 人为首次献血,占献血报废的61.5%,其余单采血小板5~27 次不等,占38.5%。
2 原因分析
2.1 由于临床对血小板需求不断增大,势必要招募更多初次献血者参与成分献血,其献血动机不够明确,且对自身是否存在感染并不知情,故实验室检查有反应性率波动较大,四项传染病检测(HBsAg、抗-HCV、抗-HIV、SYP)占69.2%。
是造成单采血小板报废主要原因
2.2 ALT报废5 人次,占19.2%。主要原因是①仪器因素: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校准直接影响数据正确性;②献血前征询:目前对有可能导致ALT升高的各种原因未做征询排除,主要依赖仪器检测结果,这也是导致ALT升高主要原因之一;③初筛与复检方法不同,初筛用干生化法其检测速度快,方便献血者,但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有明显不足[2]。④部分ALT长期偏高献血者可能存在反复检测的情况。
2.3 其他过期、脂肪血、破袋各1 人次,各占3.85%,低于其他血站报废率(南京2009 年过期作血小板占血小板报废率的51.1%,2010年占24%; 2009 年破袋占10.6%,2010 年占8.7%;)[1]
3 对策
成分献血由于受特殊设备的要求,其采集成本较高,成分献血者招募难度大,因此降低报废率成为避免浪费血液资源的重要手段。①针对初次献成分血与多次献血报废率差异较大的四项传染病检测,可尝试在初次献成分血前加做胶体金法检测。②ALT初筛与复检可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的同一种方法。③对机采室、供血科、检验科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学习,增强工作责任性,严把细节质量关杜绝过期、脂肪血、破袋成分血液报废率。④虽然目前我市已经建立起一支固定无偿成分献血队伍,但其规模的增长远及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加大无偿成分献血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无偿成分献血队伍,这是提高成分血液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进行成分献血者招募时,应尽量从参加过无偿献全血的人群中选择,降低因初次献血带来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对初次献血者,应加强献血前病史征询,使献血者对自身状况有足够了解,辟免盲目献血。可大大降低此类人为因素造成的报废,使总报废率降低,极大的节约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飞,傅强,马贵明,张跃进,等.2009-2010年南京市成分血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 1078-1079.
[2] 李慧,张孝山.谷丙转氨酶质控血清稳定性观察研究[J].天津医药,2004,32(6):366.
(收稿日期:2012—03—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A Let’s talk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革命圣地西柏坡七言诗句.docx VIP
- (必会)中级保育师资格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