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11大学语文.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HG11大学语文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春季入学考试(专升本) 《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一.考试要求 《大学语文》是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必考科目。本科目的考试目标主要是:考察考生的语言文学及文化基础知识,汉语的阅读、表达及运用能力。据此制定如下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较为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基本 常识,如字词句的运用、语法规律等。 考生应掌握考试相关范围内的文学与文化常识,包括作家作品、社会背 景、时代流派等有关知识。 考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外现代文学的能 力,能较为准确地解答有关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能对指定课文加以赏析。写出赏析文章。 4、考生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根据要求,写出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各种体裁的文章。 二.考试内容 (一)语文基础知识: 1、正确理解有关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 2、一般性的掌握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 3、辨析有关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4、了解指定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与典故。 5、较为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段落。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1、快速阅读理解有关文章,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2、对指定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加以赏析。 3、熟悉考试范围内的诗文名句,能够对空缺的部分加以补充。 (三)写作常识与写作实践: 准确把握常用文章的体裁特点,写出符合体裁要求的文章。 熟练运用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写作方法。 3、会写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三、指定教材 《文学经典读本》(黄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四、考试篇目 诗歌:《蒹葭》、《渔夫》《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长恨歌》、《定风波》、《再别康桥当你老了吉檀迦利(节选)废墟再别康桥当你老了吉檀迦利(节选)废墟“诗三百”。 (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按照音乐不同分为: “风”、“雅”、“颂”。 (4)《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5)《蒹葭》诗句背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比兴手法。 2、《渔父》:有关《楚辞》的常识;诗中的对偶、比喻手法;两种人生态度。 (1)楚辞是一种诗体,又是《诗经》以后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它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是地方色彩最为鲜明的楚文学代表作。 (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3)《渔父》两种人生态度: 其一:佯狂玩世,逃避现实, 苟且偷安,保全性命。 其二:明辨是非,宁死不屈,决不同流合污, 济世济民。 (4)《渔父》诗句背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诗人。 (6)《渔父》为屈原所作,其中“父”,同“甫”。 (7)阅读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将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A.屈原既放 B. 形容枯槁 C. 何故至于斯 3.简答:这段文字表现了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春江花月夜》:诗的意境;赏析背诵诗中名句。 (1)《春江花月夜》被评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2)作者张若虚,一生留下两首诗。被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3)《春江花月夜》诗句背诵:“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叶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4)“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摇”可以解释为“牵动”。 4、《将进酒》:分析诗中的感情;背诵诗中名句。 (1)《将进酒》诗句背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讽刺说。唐玄宗贪色误国,造成了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悲剧。 爱情说。描写且歌颂了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 双重主题说。前为讽刺,后为同情。 这里主张爱情说。作品的实际叙述,总马嵬事变开始,作者对李杨的描写都倾注了同情。一方面,作者对历史事实有取舍。改动和回避了一些史实。开头写杨按正规方式进宫。对杨国忠等任用回避,一笔带过。 总之,诗歌描写李、杨的爱情故事,赞美二人忠贞不渝、缠绵悱恻的爱情,同时对李、杨贪爱怠政、荒淫误国有所讽刺谴责。不满二人沉湎于骄纵淫逸,荒怠朝政,最终导致战乱,误国误民。 (2)《长恨歌》诗句背诵:“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