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以商致财以学保商.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商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晋商是明清时期十大商帮之首,商号曾遍及全国各地并波及日本、阿拉伯、东南亚;他们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创造了不朽的辉煌。那么,为什么在那个商帮四起的年代,晋商占据鳌头,独领风骚? 晋商 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艰苦创业忍耐克己 信义并举以义制利 同舟共济协调一致 借势而起善用资源 用人有道管理有方 灵活融通变通生财 以商致财以学保商 一、以商致财,用财兴业 1.好男儿当立志为商 2.做官入阁不如为商入市 3.晋商“重商立业”的借鉴 二、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 1.商学互补,重商不轻学 2.儒贾相通,商而优则仕  山西自宋元以来,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以商致财,用财兴业”的创富之道,也就是通过经商获得金钱,然后置房产买田地,再以土地出租和放高利贷、经商获取收入,以其商业收入发展商业和金融业,建立以商业为始点的价值循环和增殖过程。这种重商观念,是山西商业发达、财富由省外源源流回山西的思想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一般是读书做官,重名轻利,不屑经商。而当时的山西整体民风却是以商为本,晋地人崇重商业,励志为贾,具有浓厚的商业意识。这种崇商思想作为社会风气渗透于民众意识之中后,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王锡纶在《怡青堂文集?卷一》中说,“朝廷贵农,而不乐于耕;朝廷贱商,而人日趋入市,则以为商贾之利胜于农也。”由此言论可知,晋地人普遍视商贾为自己的本业。当时人心思富,富商大贾“走远方,积金钱,夸耀闾里,外则车骑,入则广厦,交接晋绅”,让人羡慕不已。故亲朋提携,乡友引进,络绎不绝,走上商途。尤其是晋中一带,在子弟出路选择上,优秀者学商,已成风气。   能经商的人,在晋地人看来是最有才干的人。当地有民谣:“人养好儿子,只要有三人,大子雷履泰,次子毛鸿(岁羽),三子无出息,也是程大佩。”雷履泰是山西首家票号日升昌的掌柜,毛鸿(岁羽)是二掌柜,程大佩是三掌柜。显然,这三位掌柜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好男儿,人们对其的敬慕胜似官员。“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励志为贾,在晋地是普遍现象,尤其是晋中一带,子弟优秀者学商,已成风气。   晋中一带的老人们常教儿孙一首歌谣:“咚咚喳,娶来了,俺的女儿不嫁了,不嫁你那掏粪的,不嫁你那砍地的,俺要嫁的是字号里的掌柜的。”在这种利益的熏陶和教育下,十四五岁的男孩就进字号学习生意了。 山西榆次常氏八世祖常威,在商铺林立的张家口开设了常家第一个商号“大德玉”,生意兴旺,逐渐成为晋商中的大户。常威在自己苦心经营商业的同时,他还精心培养他的孩子们,让他们成为商业能手。   常威先是将大儿子常万已带在身边,让他学习经商。在商海波涛中,常万已耳濡目染,很快成为精通商务的行家里手。三子常万达从小聪明好学,一直留在老家私塾中学习,经历了十年寒窗之苦,考取进士很有希望。常威回乡后,经过了解,发现常万达的品德与学业皆非庸俗之辈,处处高人一着,如果搞商业同样一定会有所成,就执意让常万达弃儒而继承父志,走商贾道路。结果,常万达和常万已一样,均不负父望,弟兄二人很快都成了晋商中的佼佼者。 时至今日,山西人仍有“弃儒从商”励志为贾的典范,姚增起就是其中的一个。几年间,这个山西人将一个小小的软件企业折腾成中国最大的软件批发商——北京正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或许家乡人不一定知道他现在掌管着一家知名的软件公司,但一提起姚增起,许多人还记得当年曾经为全乡学生做学习辅导报告,后来跳级上大学、读硕士、攻博士,一路飞奔的那个聪明的学生。这个聪明的学生再次演绎了当年晋商“子弟优秀者学商”的风气。   1978年,15岁的姚增起跳级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进了无线电系自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后姚增起就顺理成章地考上了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硕士以及博士。到1988年他25岁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他才发现对自己所从事的控制系统研究并不是真的感兴趣。对于自己,一向能领先争第一的姚增起第一次感到深深的迷茫和困惑——我应该干什么呢? 在那段困惑的日子里,他看什么都很模糊。许多同学都出国了,但自己就是没兴趣;专业研究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了,但就是提不起精神;要说搞个公司吧,又不知从何处下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姚增起买了个“好易通”之类的东西,觉得还挺好用,可就是价钱太贵了。能不能开发一种便宜的专门针对学生市场的呢?他顿时来了精神,觉得创业的机会到了,赶紧出去进行市场调研。可一调研才知道,当时自己根本做不起——这样的产品光开一个模就要15万元。算了吧。   想想做软件应该成本低一些,于是姚增起将目光移向了辞典软件,准备创办公司,要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于是一向发怵与工商税务等部门打交道的姚增起也开始研究如何进行企业运作。就这样北京正普电子技术公司于1993年8月诞生了。 公司开张后,姚增起便开始琢磨各种各样的软件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