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学年第2学期专题讨论纪录-20100611主讲人梁日蕾演讲题目
98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討論紀錄-2010.06.11 主 講 人:梁日蕾 演講題目:長期使用慢跑鞋其避震能力之變化 請參考PDF檔案。 QA 1. Q 張馨文 同學 什麼原因或因素會使鞋子就算放著不穿,避震效果也會變差?所以建議一雙新鞋最好不要不穿超過一年嗎?若以每天都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是否建議應有一雙以上不同的運動鞋? A 主講人 材料,材料會隨時間發生改變或退化。最好不要放著不穿,因為一直穿著和不穿它,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最好是要有不同的專用鞋可延長使用壽命。 2. Q 王啟綱 同學 鞋子若沒有擺在防潮箱效果應該會更明顯,因為一般跑步的人也不會把跑步鞋放在防潮箱,為什麼一開始不乾脆考慮不放在防潮箱會比較貼近真實的環境情況? A 主講人 當初設定希望能扣除環境因素,看在最基本的狀態下,若要放在一般環境下,需要討論的因素又更多。 3. Q 謝凱玟 同學 一開始是呈現兩雙鞋子,這兩雙鞋子是否同時給全部的人穿,還是只有擇一?因為結果部分只有呈現單一雙鞋子?受試者是兩雙都有穿,還是只有穿一雙? A 主講人 是給全部的人穿,但因為跑到四百公里的受試者都是穿Nike的鞋子,所以mizuno的無法列入討論。 4. Q 廖晏崧 同學 做避震能力測試時,撞擊鞋子後與受測者下次進行跑步的時間點控制為? A 主講人 當然不能忽略撞擊對鞋子造成的影響,在累積到50或100公里,在跑完之後內的一天會做完撞擊測試。 5. Q 謝凱玟 同學 Nike和mizuno這兩雙鞋子的特性或構造相同嗎? A 主講人 避震功能是不一樣的,nike是彈簧的概念,mizuno是採用避鎮零件,有很多研究提到穿著不同避震元件的鞋子,在人體測試是看不出來有什麼差異,所以表現在人體的結果應該是差不多。 6. Q 王駿濠 同學 上過邱老師的課,知道避震有分材料避震和結構避震,也許這兩種是會有差異的? A 主講人 未來可以再列入討論。 7. Q 陳怡如 同學 在結果與討論,是跟不同的研究做比較,在結果寫的東西都不一樣,這樣是如何比較的呢? A 主講人 只是單單看個別的因素去看,所以只是推論。 邱宏達 老師 這張表主要在講,之前做慢跑鞋避震功能的研究,還是沒有實際有人去跑,因為困難性很高,所以過去才會用連續撞擊,因此我們拿我們做的結果去和過去連續模擬撞擊做比較,發現我們跑出來的結果差異並沒有很大, 鞋子跑到四百公里後撞那麼多次之後,其實避震能力並沒有很大的衰退,但過去發現衰退情況還蠻嚴重的。 總結 如上述討論。 98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討論紀錄-2010.06.11 主 講 人:蔡馨栴 演講題目:有氧運動對於憂鬱症患者健康體適能及憂鬱症狀之影響QA 1. Q 蔡宜珊(碩一) 運動課程的內容?有人帶領嗎?運動強度為何? A 主講人 以有氧運動為主。有。運動強度監測以安靜心跳率及POLAR錶監測。 2. Q 張雅涵(碩一) 跑步機是群體一起嗎? A 主講人 不是,是以個別為主。 3. Q 董尹涵(碩一) 藥物會控制一定的量嗎? A 主講人 由醫院(醫師)控制。 4. Q 曾鈺婷(碩一) 認知測驗為何會選擇注意力測試? A 主講人 語言會比視覺差,故才選擇注意力測試。 5. Q 曾鈺婷(碩一) 年齡的界定? A 主講人 先收所有(18~65歲)的人,之後再做分類。 6. Q 曾鈺婷(碩一) 是否考慮將飲食部分做控制呢? A 主講人 完全沒有考慮。 7. Q 張馨文(碩一) 為何運動介入只有兩次? A 主講人 根據文獻,也考慮到受試者的流失率。 8. Q 林麗娟教授 為何有運動的人其復發率只有一成?如何分類?為何每兩週收一次資料? A 主講人 建議:將跑步機置於門診,使其增加參與的可行性。 9. Q 王駿濠(碩二) 情緒和認知功能有相關嗎? A 主講人 林老師建議:應該考慮抽取多巴胺,以作為評估與分析的參考。 10. Q 蔡宜珊(碩一) 憂鬱症患者的專注力可以持續這麼久嗎? A 主講人 需要有一位陪伴者。 11. Q 陳怡如(碩二) 運動強度設定為20%的來源為何? A 主講人 類似以安慰劑的效果為主。 總結 如上討論所述。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