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浅谈.docVIP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浅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浅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浅谈 于廷贵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院里中学 266600 如果说学习是一场漫长的旅行,那么记忆就像搭乘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汽车,还是火车、飞机?交通工具的迅速与否,直接决定着前进速度。记忆力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学习成绩的高低。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记忆。古往今来有很多记忆力超强的人,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科学研究也表明,记忆知识快速、准确而持久的人,学起各科知识来都能事半功倍、轻松高效;而记东西缓慢、吃力且转眼就忘的人,则学习效率明显偏低。因此,记忆力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快速、持久地记住学习的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我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以学生在语文学习时记忆作家作品为例谈一谈初浅体会。 【例一】鲁迅的小说作品:《祝福》、《故乡》、《阿Q正传》、《孔乙己》、《狂人日记》。 串联:阿Q约孔乙己一起到故乡去看《狂人日记》,祝福狂人早日康复。 评析:通过情节,把这5部互不相干的作品串联成一个小故事,就像零散的珍珠串联成项链,考试时不会发生丢、漏的情况。 【例二】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家》。 串联: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日出),北京人离开了家,到原野中去散步。 评析:用串联联想记忆法把曹禺先生的戏剧串联成一个小故事,易于记住。 【例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麦克白》、《李尔王》、《仲夏夜之梦》。 串联: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有一对好朋友,分别叫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天,他们三个人一起去参加威尼斯商人的“仲夏夜之梦”舞会,遇到了一个名叫麦克白的人,他自称是李尔王。 评析:串联成一个小故事,把莎士比亚重要作品“一网打尽”。在回忆莎士比亚的戏剧时,就不必一个一个绞尽脑汁去想了,只需??出这条红线,莎士比亚的所有重要作品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了。 【例四】老舍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我这一辈子》。 串联:骆驼祥子坐在茶馆里想:我这一辈子,生长在正红旗下,现在已经四世同堂,真是不容易呀! 评析:将老舍先生的主要作品串成一个小故事,好想、好记,不易忘。 由此看出:运用串联联想记忆作家作品,好想、好记,不易忘,是一种记忆的好方法。 那么,怎样运用这种方法记住学过的知识呢? 串联联想就是把几个事物通过一定的情节串联起来,易于记忆。 串联,就是把几个故事通过情节串联起来,就像用一根竹签串起一串山楂的糖球,这就是串联。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个概念而想起其它相关的概念,是人类本能的心理活动,是创造的源泉,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财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记忆方法。如“睹物思人”,是因为看到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油然想起了远去的人。“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是《长恨歌》里的一句诗,是说回到长安的唐明皇看到宫中的芙蓉花,不禁想起了死去的杨贵妃的脸庞,看到摇曳的垂柳,就想起了杨贵妃弯弯的蛾眉,悲伤的皇帝不由得黯然神伤,泪流满面。这就是联想。 运用串联联想记忆关键是联想,怎样进行联想呢?重点要把握三种方法、四大规律。 三种方法: 一是动态法。就是使静态事物动起来。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容易吸引人,这是心理学揭示的一个奥妙。人们愿意看电影而不愿意看幻灯,儿童喜欢电动玩具而厌腻“古董”式的普通玩具,以及霓虹灯用在广告宣传上,都是这个道理。运用这种方法时不必顾及物象是否会动,要有“喝令三山五岳开路”的气概,让自然界的静物统统动起来。如记“大山——桌子——火炭”,可想象大山飞移过来,一下子压在眼前的桌子上,把桌子压成了火炭。 二是代用法。就是用甲事物取代乙事物的联想方法。甲乙事物之间的联想是记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把甲事物变成了乙事物的组成部分,或者乙事物变为甲事物的组成部分,记忆效果相当好。如记“皮球——火车——算盘”,可以想象皮球代替了火车轮子在飞转,而火车正行驶在算盘式轨道上。 三是夸张式。就是把事物夸大或缩小、增多或减少的联想方法,与汉语修辞的夸张法差不多,就像用望远镜看实物一样,正面看放大了,反过来看缩小了。如记“手表——窝瓜——滑梯”,可想象手表象窝瓜那样大,从滑梯上滚下来。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