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染料化学简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绿叶到激光光盘》 苯乙烯染料 杂环染料 噁嗪类 内酯类 氨基酮类 氨基酮类 吖啶类染料 喹啉类染料 噻唑(异噻唑)类染料 吖嗪类染料 噁嗪类染料 噻嗪类染料 喹吖啶酮类颜料 其它氮杂环染料 槐 花(sophore japonica L.) 槐花蕾加水、醋酸煮沸 60分钟,提取 2次, pH5.7左右染色 20分钟,水洗,进行发色。用明矾发色,得亮黄色。 其它可用于染色的天然色素 染料的历史 从中国古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多年的丝绸织物。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染料的使用。 公元前11世纪,商朝,中国染料和染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丝绸之路”,中国的纺织品远销到中亚 、 西亚、地中海和欧洲。 公元2世纪和3世纪,在罗马人的坟墓中发现用茜草和靛蓝染色的织物,而不是古代皇帝的紫袍(帝王紫)。 700多年,一份中国手稿提到用蜡染布的防染技术。 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 成染料 “Mauve”(苯胺紫),从此一个新的工业开始了。这种染料是 亮紫红色,但是很容易褪色。 1856年,作为 A.W.Hofmann 的助手的 W.H.Perkin 在伦敦试图合成奎宁时: 苯胺紫 Perkin无意中得到色泽能与天然染料茜红和靛蓝媲美的苯胺紫,将其商品化,开创了合成染料工业,苯胺紫成为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染料化合物。 1861年,Lauth 发现了碱性染料甲基紫。 1862年,Martius 和 Lightfoot 发展了第一个可溶性偶氮染料Bismarck Brown。 1868年,德国化学家Graebe和Liebermann制造出茜素(合成茜素)。这是第一次生产出的植物染料合成代替品。W. H. Perkin也同时独立地合成出了这种染料。 1872年,Lauth和Baubigny合成出碱性染料甲基绿,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1876年,重要的染料科学家Caro发现了甲基蓝。 1878年,Biebrich Scarlet 发明了在亮度方面比得上胭脂红的非常纯的红色酸性染料。 1880年, 德国化学家Baeyer 成功地合成了靛蓝。直到1887年才在市场上销售。 1880年,英格兰的Thomas和Holliday通过偶合反应在织物上合成了第一个偶氮染料。把织物用萘酚处理,然后浸入芳胺重氮盐中,形成了一类很牢固的染料,这就是后来的冰染染料,他们当时用的是对硝基苯胺重氮盐和β-萘酚。 1884年,Bottiger 合成了第一个直接染棉布的染料刚果红。 1885年,R. Meldola发明了对位红染料(β-萘酚和硝基苯胺)。 1889年,发明了第一个直接黑染料直接黑BH。 1891年,发明了第一个绿色偶氮染料Diamine Green B。 1901年,Rene Bohn 把他的发明Indanthrene Blue RS申请了专利,这是第一个蒽醌瓮染料,这类染料有相当好的耐光和耐水洗牢度。 1905年,Freidlander 发明了第一个红色靛族染料硫靛红。 1913年,M. Kardos发现了苝四甲酰亚胺及苝系红色颜料。 1915年,发明了第一个金属铬染料Neolan,在强酸浴中染色。 1921年,Bader和 Sunder发展了可溶性瓮染料Indigosols。 1928年,Dandridge、Drescher和Thomas发现了铜酞菁。 第二节 染料的分类 化学结构分类: 以染料分子中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或共同的基团以及染料共同的合成方法和性质进行分类的。如偶氮染料、苯乙烯染料、三芳甲烷染料、次甲基染料、杂环染料、蒽醌染料、酞菁染料等。 应用分类: 根据染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来分类,适用于染料应用性能的研究;如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中性染料、溶剂染料等; 偶氮染料的特征是:分子中存在偶氮基(-N=N-)发色团,通常还具有羟基或氨基等助发色团;占全部染料的 50 %左右;染料与相应的醌腙表现出苯型—醌型的互变异构现象。 偶氮染料 单偶氮 双偶氮 三(多)偶氮 金属络合偶氮染料 蒽醌染料 苯绕蒽酮类染料 芳甲烷染料 芳甲烷染料可以看成是由甲烷的氢被芳烃取代的化合物 由两个芳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