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及释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孙过庭书谱及释文

孙过庭 《书谱》,释文校订版 最近有一些闲功夫,仔细阅读了孙过庭的 《书谱》,顺便而艰苦地做了个释文的 校订的工作。对照西泠印社出版社 “历代行草精选”真迹的影印本、中国书店 《三希 堂法帖》影印本、中国书店 《三希堂法帖释文》影印本,字斟句酌,反反复复,应该 是没有讹误的了。 说明: 1、释文用繁体字,尽量给出孙过庭草书的本字。译文用简体字,直译加意译,重 在疏通大意。 2 、孙过庭书写中有一些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同音字、别字的情况,还有少数显然 是他只记得一个字的大概笔意而拼凑成的字,这些,都在括号中给出了一个所谓的应 该的字,仅供参考。注意,能给出所谓的应该的字供阅读的时候参考,这也是历朝历 代的有心人多所积累的结果,不是谁一个人的功劳。 3、草书就是草书,与楷书就是不一样。孙过庭把“傳”都写成“传”,把“會”都写成 “会”,把“書”都写成“书”,只是草书的写法,不是写我们今天的简化字。我们今天的一 些简化字是草书楷化的结果。 4 、“真书”“楷书”我们理解起来基本上是一回事儿,但孙过庭在文中“真”“楷”是并 用的两个概念,所以在译文中我没有让“真”直接转译为“楷”,而是把“真”译为“真书”, “楷”译为“楷法” 。 5、《三希堂法帖》拓本的影印本和现在我们见到的真迹的影印本,都有缺字,除 了零星的一个一个的缺字外,集中有两处缺字,一处缺 166 字,一处缺 30 字。这个释 文 (含译文)都给“补全” 了。这暂时还不知是谁补全的,善莫大焉,乾隆六十年陈焯 《三希堂法帖释文》都是空缺的。 6、本人的工作是在网上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来的一篇释文及其译文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此说明, 以谢贤者。 (山影,2007 年 7 月 29 日) 孙过庭 《书谱》释文 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 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鍾、張云沒,而羲獻繼之。又云:“吾書比 1 之鍾、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 之若此,未必謝之。”此乃推張邁鍾之意也。考其專擅,雖未果於前規;摭以兼通,故 無慚於即事。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夫質以代 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 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 玉輅於椎輪者乎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意者以為評得其 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且元常專工于隸書,百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 之。擬草則餘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揔其終始,匪無乖互。謝 安素善尺牘,而輕子敬之書。子敬嘗作佳書與之,謂必存錄,安輒題後答之,甚以為 恨。安嘗問敬:“卿書何如右軍?”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子敬又答: “時人那得知!”敬雖權以此辭折安所鑒,自稱勝父,不亦過乎 !且立身揚名,事資尊 顯,勝母之里,曾參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札,雖復粗傳楷則,實恐未克 箕裘。况乃假託神仙,恥崇家範,以斯成學,孰愈面牆 !後羲之往都,臨行題壁。子 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羲之還見,乃歎曰:“吾去時真大醉也 !”敬乃 內慙。是知逸少之比鍾、張,則專博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自古以来,善长书法的人,在汉、魏时期,有钟繇 (yóu )和张芝的卓绝书艺,在 晋代末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墨品精妙。王羲之说:“我近来研究各位名家的书法,钟 繇、张芝确实超群绝伦,其余的不值得观赏。”可以说,钟繇和张芝死后,王羲之、王 献之继承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 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 水都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这是推举张芝、 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父子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 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是无愧于书法这项事业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