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边州城镇化空间结构差异研究 The Urbanization Space Structural Disparities in Yanbian
【文章缩号】1006—3862(2011)01—0103一嘶 城镶{露; 延边州城镇化空间结构差异研究 孙德福1 李 静2’3 张平宇2 李明玉h (1.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吉林延吉,133002;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2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化水平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从非农业人口比重来看,延边州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均 I指数为一0.255呈现负的空间分散现象;8个县市之间的城市化空间差异也较 衡,空间差异较大;城市化综合因子的Moran’8 大,存在“极化”等现象。针对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能够为廷边州城市化综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化;主成分聚类分析;ESDA;空间差异;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化一直以来是世界关注的问题之 也就势在必行。所以,针对延边8个县市的实际情 一,不同学科的学者就城市化不断进行讨论、争辩、 况,在选取的复合型指标的基础上,利用ESDA进行 探索…。城市化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这个话题却 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以便更深入的了 始终是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H1。城市化过程 解和认识延边州县市之间城市化的不均衡发展,以 实际上是一种自组织过程,城市化的演变、人口的 优化延边州城市化空间结构。 城乡迁移都受某种自组织规律的支配¨1,在实践和 l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空间上分别联系着自组织临界性(SOC)和空间复杂 性HJ。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城市化空间格局与过程 1.1研究区域的界定 的实证研究,是建立在空间分析(spatialanalysis)方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 法论基础上的¨J,不仅从时间视角纵向研究城市化 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延边州辖6市2县, 其中5个为边境县市。截止2008年延边州工业化 水平变化,而且从空间视角横向比较城市化要素的 率为37.55%,比吉林省的工业化率低了4个百分 区域差异。 点,为工业化初期。有的专家指出,工业化是城市 截止到2008年,延边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 化的“发动机”,是基础,而城市化则是工业化最终 375亿元,非农业人口约148万人,城市化率达到了 得以实现的途径和聚落状态…。州内的八个县市 66.18%,比吉林省的城市化率高出了20个百分点。 目前,针对延边州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传统 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相差甚远(图1)。延吉市的 指标法不能很好地化的实际情况,城市化的表现也 城市化率为85.14%,图们市为80.83%,珲春市为 71.42%,都为高度城市化水平,其他的县市也是处 不单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一 于中上等的城市化水平。工业化率差异比较明显, 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川。延边朝 只有图们市和珲春市达到了40%以上为半工业化 鲜族自治州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城市的发展带 阶段,其他县市均为工业化初期,珲春市和安图县 动着整个延边州的发展,延边州城市化水平的探索 的工业化率的差值达38.67%。延边州各个县市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 间工业化和城市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原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评价和方案决策方法 Assessment and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eco-type revetment project in plain river.pdf
- 平原河网水体石油类浓度达标及总量控制 Standard-reaching analysis of petroleum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quantity control in plain river network.pdf
- 平均收益期在工程投资互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Average duration of return for evaluation of mutually exclusive projects.pdf
- 平板柱脚的转动刚度和柱的计算长度 Rotational Stiffness of Plated Column Base and Effective Length of Columns.pdf
- 平胜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 Key technologies of construction control in system transformation for Pingsheng Bridge.pdf
- 平纹织物纱线截面形态经典理论探析及其泛化 Probing into classical theory of yarn cross-section shape of plain woven fabric and its generization.pdf
- 平行竖墙间的土拱效应与侧土压力计算 Soil arching and estimation of earth pressure on two parallel vertical walls.pdf
- 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Ⅱ正弯矩作用 Moment capacity of semi-rigid composite beam-column joints with flush end plate connectionsⅡ. under positive moment.pdf
- 平谷新城产业空间布局.pdf
- 平面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有限元参数分析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design equation of ultimate capacity for unstiffened, overlapped CHS K-joints.pdf
- 延边地区植烟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分析 The rhizosphere effect of soil microbes in Yanbian tobacco-growing area.pdf
- 建国60年山东建材工业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pdf
- 建平县水土保持工程总体布局与工程措施设计.pdf
-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2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df
- 建立七里海地质公园的景观基础及条件分析 Analysis for landscap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 of Qilihai geological park.pdf
- 建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合同激励机制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core of objective management.pdf
- 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 LOW CARBON CITY PLANNING:CARBON SINK ASSESSMENT MODEL FOR URBANRURAL ECOLOGlCAL GREEN SPACE SYSTEM.pdf
- 建立建筑接缝密封技术规范实现建筑接缝最佳密封设计 Set up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joint sealant to realize optimal sealing design.pdf
- 建立促进企业专职消防队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Building long-term mechanism of encouraging industrial fire brigades continuous development.pdf
- 建立健全面向农民工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杭州农民工基本住房状况调查与政策建议 INVESTIG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HANGZHOU.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