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羽日记全集-SouthernUniversityCollege.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慕羽日记全集-SouthernUniversityCollege.PDF

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 Academic Journal, Volume 2, August 2014 《南方大学学报》第2 卷, 2014 年8 月 沈慕羽著、何启良编 《沈慕羽日记全集》(第一卷:一九五七年)。马 六甲:沈慕羽书法文物馆,2013 ,54+174 页。 中国的民族、民权与民生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念念不忘要将中国全面 革命,在〈遗嘱〉中嘱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他逝世 至今九十年,中华民国的国民与领导人一直将这句话奉为全国人努力的 最高精神指导。 出生在马来半岛的沈慕羽,也就是这部日记的作者,则将革命去掉, 强调教育,并呼吁平等: “华教尚未平等,同道仍须努力。”他为马来 西亚的华人及华文教育奋斗,所提的这句著名口号,与孙的十二字箴言, 有极高的相似度。沈的政治抉择十分明确。他不只明显模仿中山先生, 充满孙的味道,并且超越孙中山,更务实地强调华人教育,则不只有这 些血与泪的因缘存在,而且已经掌握主脉,更去掉暴力的武装流血“革 命”,进一步以和平的方式,用循序渐进的教化,来落实“华教”手段。 现在所出版的《沈慕羽日记全集》(第一卷:一九五七年)是大约 五十本日记中的第一本。所开始记录的,是西元1957 年正当壮年,而且 作为中国国民党党员,以及马来亚华裔青年领袖的他,在马国成功独立 之前的环球见闻。 这本日记并于去世后第四年,由“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出版。在西 元2013 年,也就是沈先生百年冥诞的日子,于马六甲发行他这套日记的 第一本,其意义就更为重大。 不管是从世界的历史,或者是马来西亚这个国家,以及从其他许多 的角度,沈慕羽一生(1913-2009)的日记都有看头。从西元 1957 年写到 2009 年,也就是从45 岁写到97 岁,前后53 年,总共大约一千多万字, 由于所记载的,正是整个世界在全人类结束热战,进入冷战,也进入中 西文化的对决的初阶,当然也进入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被压抑,但华人 力图振作的一甲子。对于这一切,身为时代尖兵,有胆识,有智能,有 毅力,以及明确立场与具体活动的沈慕羽,当代环境有何变化?他想什 么?与哪些人参与了哪些活动?他本人又做了什么?全套日记都有详细 记载。因此,其可观部分当然甚多。 1957 年,沈慕羽获得美国国务院颁发的青年领袖奖学金,到美国各 地考察。沈慕羽的旅行总共 116 天,先经过菲律宾、香港、台湾、日本 四个国家与地区,但还没有开始写日记。全书日记从到达美国写起,以 美国的51 天为主,其他所有18 个国家与地区,总共是76 天为辅,例如 228 Book Reviews •书评 欧洲的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以及希腊,还 有亚洲的黎巴嫩、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与新加坡。因此在这第 一本的记录之中,前后只记了三个月。其中又还空白了36 天,因此真正 只写了80 天。 虽然这么少天,但是已有10 万字的内容。由于描述的扎实程度,以 及观察对象的多元性均高,故有大超越;而且,见闻重点集中,就是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东西冷战时期,整个西方阵营的主要情况,另外涉及 小亚细亚、西亚、南亚至东南亚的文化景观。 它与一般的日记以及游记不同,兼而有之而自成一体。编辑与点校 者何启良因而将它称为“日记游记”,也就是每天所记并非流水账,而 有他自己关怀的焦点,并且凭以描述与评论了许多重要的人、事、物, 因此不是一般只记载观光的“旅游日记”。 确实如此。 沈慕羽的这种日记式游记,一如编者何启良所言,“词采扎实、描 绘精微、节奏明快”,因此 “端是一部精采写实报导与文学作品”(A 页 9) 。其重点可以看到壮年沈慕羽(45 岁)亮丽的人生,对触及西方文化后 消化的思考成果,其中代表了 “马来亚华人文化思潮与实际的政治矛盾” (A 页 50-51)的普遍性以及他个别的特殊性,更填补了沈慕羽壮年文化景 观的空白(A 页53),从中“正折射出一位在马来西亚独立前后的入世华族 知识分子的思维与对世界的观察”。因此也 “透露出一个民族文化命运 始末的讯息”,以及壮年沈慕羽的“高昂而豪迈”还有“旺盛而坚定”(A 页54)的精神。最重要的毋宁是何启良认为它相当程度代表了近代中国知 识分子,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实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