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pdfVIP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pdf

doi:10.16539~.ddgzyckx.2016.04.019 卷(Volume)40,期(Number)5,总(SUM)154 大 地 构 造 与成 矿 学 页 (Pages)891—9O7,2016,10(October,2016) 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 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 李 婧 一,刘永江 ,,李伟民 ,2金 巍 一, 梁琛岳 2,,温泉波 一,张媛媛 ,2 (1.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2.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61;3.萨尔茨堡大学 地质与地理系,萨尔茨堡 A.5020奥地利) 摘 要: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 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一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 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 别结果表明,构造岩类型为L.s型,为平面应变。岩石的剪应变平均值为 1.43,运动学涡度值为 O.788~0.829,指示岩石形 成于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中。此外,石英颗粒以亚颗粒旋转重结 晶和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为主,长石颗 粒塑性拉长,部分发生膨凸式重结晶作用;石英组构特征(EBSD)揭示石英 以中一高温柱面滑移为主;石英颗粒边界具有 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 1.151~1.201,指示了中高温变形条件。综合石英、长石的变形行为、石英组构特征以及 分形法Kruhl温度计的判别结果,推断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经历过480一一600℃ 的中高温变形,其同构造 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花岗质岩石的古差异应力为 l0.62~l2.21MPa,估算的应变速率为 10-11.67~10。 s, 即缓慢的变形,可能记录早期中高温、低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过程,反映华jE克拉通基底中下部地壳变形特征。 关键词:韧性变形;有限应变测量;运动学涡度:EBSD;分形;古差异应力;应变速率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i00I.I552(2016)05—089i-0l7 0 引 言 了大规模 的深成花 岗质片麻岩(辽宁省地质矿产局, 1989;董 国臣,1996;王根厚等,2001;马寅生等, 华北克拉通是我国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克拉通 2002)。该套花岗质岩石变质程度较高。经历了多期 陆块,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太古宙一古元古代克拉通 变质变形作用改造(张立东等,1999),地质演化过程 之一。辽西地区作为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极其复杂。近年来,李健(2009)、王庆龙(2012)对辽 的主要出露区域,大面积分布的太古宙花岗质岩石 西兴城台里地区所出露的花岗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 使其成为前寒武纪研究以及华北克拉通地壳起源与 研究工作,包括花 岗质岩石的地质特征、岩石地球 演化研究的理想场所。已有研究表 明,太古宙时期 化学特征 、年代学特征以及岩石成因等,但对太古 辽西地 区正处于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形成阶段,形成 宙花岗质岩石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古 收稿 日期:2015—11.11;改回日期:2016—03.12 项 目资助: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辽宁兴城)解剖研究”、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和岩 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 目鞍“山太古宙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李婧(1990-),女,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Leejing18@outlook.corn 通信作者:刘永~(1964一),男,教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教学与研究。Email:yongjiang@jlu.edu.crl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