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上种草 增绿又增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海上种草 增绿又增收

沙海上种草 增绿又增收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探索保护生态与发展畜牧业共赢 沙海上种草 增绿又增收(绿色焦点) 本报记者 贺 勇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4日 09 版)   内蒙古达晨农业股份公司正在用多旋翼无人机为苜蓿喷洒农药。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时值盛夏,记者踏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南部的优质牧草示范基地,一片片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台台节水喷灌机不停地转动,在退化、沙化的草地上画出一串串美丽的圆。   截至今年7月末,阿旗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0.7万亩,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科技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阿旗地处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多年来,由于频繁遭受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和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草畜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如今,阿旗通过种植优质牧草,遏制草场退化、沙化,实现了保护草原生态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共赢。   牧民收入不提高,禁牧效果难持久   既要“减畜”更要“增草”,实现草畜平衡   阿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灾害频发。在一张几年前的当地草原分布图上,黄与绿的强烈颜色对比,让人深感草场退化、沙化问题之严重。当时全旗1447万亩草原,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沙化面积占59%。   干旱是绿退沙进的主因,超载放牧则加剧草原退化、沙化。从 2001 年起,阿旗实施封育禁牧,禁牧面积达589.5万亩,季节性休牧草场1183万亩。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畜退草就茂、围栏草就好” 的想法太过理想化,牧民是草原保护的主体,如果牧民收入不提高,禁牧和草畜平衡就难以落到实处。实际上,部分牧民为了节省饲草,开始在夜晚偷牧。政府禁牧,牧民偷牧,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   草原要增绿,牧民要增收。如何在禁牧的同时保证牧民收入的增长?   阿旗旗委书记周春义认为,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草”和“畜”是两个矛盾的变量。变“减畜”为“增草”,同样可以达到二者的平衡。   2008年5月,阿旗第一个节???紫花苜蓿项目试种成功,深陷草畜矛盾困扰的阿旗人思路豁然开朗:以小面积节水人工草地的开发来“增草”,可以解决牲畜饲草和牧民增收问题;大面积草原从牛羊的啃食和践踏中解放出来,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绍根镇太本嘎查(村)的鲁日布,是第一批试种紫花苜蓿的牧民。政府免费提供节水喷灌设施和种子,他自己拿出 500 亩牧场试种,头两年试种4次均告失败,2010年终于试种成功。“以前没种苜蓿时,经常刮沙尘暴,连草根都刮走了,根本看不到野生动物,如今,兔子、野鸡等都来了。”鲁日布说。   阿旗草业办主任许峰介绍,紫花苜蓿根深5至7米,有固土固沙的作用,根部产生的固氮菌能改善土壤。试验数据表明,在沙化的草原上,采用机械化方式科学种植优质牧草,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是当地天然牧场产草量的二十几倍,用水只有传统灌溉量的1/3。   目前,阿旗草原植被覆盖率已从2008年前的45%提高到65%,当地的小气候也有所改变。牧民感受最明显的是,2008年以后每年降水量都在增加。气象部门统计,2008年全旗降水量260毫米,2010年319毫米,2012年达到561毫米。   牧草业成为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新引擎   牧民由穷变富,每亩草地纯收入1300元   苜蓿试种成功,使困扰阿旗多年的草畜矛盾得以解决,也打开了农牧民的致富之门。   鲁日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十年九旱,过去2000亩天然草场只能供自家牛羊吃两个月,每年买草就得花9万多元,羊越多,投入就越多,辛苦一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植紫花苜蓿,不仅满足自家的饲草料需求,还能通过卖草增加收入。   2012年,鲁日布种植苜蓿面积达到2200亩,当年卖草200多万斤,卖牛羊100多头只,纯收入在200万元以上。今年,嘎查的不少牧民将草场转租给鲁日布,他实际播种面积达到4600亩。苜蓿价格高的时候卖草,价格低的时候用它喂牛,可以实现多种增收。短短几年,鲁日布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那么,种1亩紫花苜蓿究竟有多大效益?   巴雅尔草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桑嘎介绍,每亩种植费用338元,收割费用162元,合计每亩生产成本500元。苜蓿2至3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800到1000 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平均每亩毛收入1800 元,纯收入1300 元。   “与种粮食相比,紫花苜蓿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多年生,只要第一年出齐苗能正常越冬,以后7年内都不用再种了,又省心又省力。”桑嘎说,合作社已吸纳社员68户,社员以草场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每亩草场折算为1股,每股保底分红110元。   牧民宝音达来一家3口人,拥有草牧场500亩,以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