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豌豆荚_创新工场的第一只_蛋_
“iPhone用户三大爱好:游戏、拍照、发微博;安卓用户三大爱好:刷机、重启、换电池;塞班用户三大爱好:摔手机、摔手机、摔手机;山寨用户三大爱好:凤凰传奇、凤凰传奇、凤凰传奇??”这个调侃各大手机的段子曾在网上广为流传,而时至今日,李开复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批“蛋”中有这样一个创业团队,正致力于将“安卓用户三大爱好”变为“豌豆荚、豌豆荚、豌豆荚”。豌豆荚:创新工场的文/陈云鹏动”将会淹没在成千上万封简历中,直至无疾而终,但是一个多月后,事情有了戏剧性的转折。2009年10月22日下午,上班的冯锋无意间看到一条马上要“过期”的新闻:李开复在10月22日将到成都为创新工场招募程序高手。于是,他鬼使神差地请假飞奔而去,当他赶到电子科技大学会场,李开复已结束演讲并离开。冯锋找到了创新工场的招聘房间,见到了在批改试卷的考官。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和沟通,冯锋拿到考官递过来的一张试卷。由于屋里已经塞满了人,冯锋蹲在地上做完试卷并赢得了一次面试机会。不过,考官要赶晚上9点的飞机,于是冯锋开着自己的车行驶在上下班高峰期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接受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考官“考问”。那时的冯锋时不时因为专心思考问题而偏离航道,幸好GPS导航仪和面试官一次次将他拉回到现实中。此后,经过两轮电话面试,创新工场终于戏剧性地豌豆荚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创业团队,几乎都有着名牌大学的教育背景和知名IT、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豌豆荚也是创新工场孵化的第一批“蛋”里第一个破壳而出的“小鸟”,并在2012年年初率先展翅,独自飞翔。不甘平庸者俱乐部2009年以前,已在成都成家立业的冯锋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这座城市,这不仅仅是因为喜欢,还因为自己在这里有着待遇优厚的外企工作。然而2009年9月,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并广发英雄帖,冯锋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他一度以为,这次“冲74上海信息化第一只“蛋”Innovation创业向冯锋敞开了大门。于是,冯锋辞去诺基亚西门子软件工程师职位,举家迁来北京,成为创新工场的第16位“工友”。豌豆荚手机精灵是创新工场最早启动的两个内部孵化项目之一,包括冯锋在内的几位创业者正是最早参与“豌豆荚”项目的人。在这个团队中,来自深圳的郑焕德是马化腾的同乡兼校友,毕业后进入腾讯做了两年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丁吉昌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0届硕士毕业生,在此之前,先后在趋势科技和微软研究院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而来自潮州的广东省高考状元王俊煜,之前曾在谷歌用户体验团队任职。谈及加盟豌豆荚项目的初衷,这些工程师的理由都惊人的相似:不想仅做大公司的一颗螺丝钉。“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业而言,那种环境里太容易沦为一个平庸的‘代码农民’。”冯锋想做一些自己感兴趣又有成就感的事。“在目前的创业团队里,工程师有很强的参与度,可以和产品设计师一起主导豌豆荚这个产品的发展。”丁吉昌认为自己在创新工场的日子都在大量写代码、思考和讨论中度过,有什么想法就能很快就体现在产品中,不但会吸收很多新的知识、思想,更深深体会到自己对公司的影响力。而以前做过客户端开发的郑焕德,虽然所参与的软件每天有几千万用户登录和几百万人同时在线,但他认为那些都不是自己的,而自己负责的只有敲代码,而在创新工场的日子里,用户虽然少了,但一切感觉都属于自己。好的产品,用户量只是这个好产品的结果。”从战略上讲,创新工场有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社交游戏四大投资领域。早期的豌豆荚项目是着眼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布局,因此在平台选择上基于Android。虽然2009年底时Android在国内的用户才不过100万,但冯峰认为在当时iPhone已创造了一个趋于成熟的封闭市场,而Symbian则停滞不前,唯有Android是开放平台,“我们肯定选择一个更新、也是有希望的市场”。2010年4月10日,豌豆荚推出了第一个小规模公测版(0.6版本),露了个小脸。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当时)有70位员工,等有71个人安装,我们就知道真的有用户了。”于是发布当天,丁吉昌一直在数据后台盯着豌豆荚用户增长情况,产品发布4小时,豌豆荚有了72位用户,当晚12点达到了100个用户,这意味着豌豆荚得到了除去创新工场之外的其他用户认可。2010年8月7日,豌豆荚的1.0版本正式上线,李开复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做了介绍,使得豌豆荚成为了创新工场第一个曝光的项目。“豌豆荚之所以比其他项目跑得快,大概是因为我们豌豆实验室成员大多1985年出生、属牛的最多,一股蛮劲往前冲,第一个冲到了用户面前。”冯锋笑着总结首战告捷经验。而此后每隔一两周,豌豆荚都会升级一个版本,每次都会解决一些用户反馈的问题或按用户需求增加一些新的功能。通过快速推向市场和快速迭代的方式,让豌豆荚团队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豌豆荚项目的初衷是在Android平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