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过冬》自序:企业过冬的是与非
《企业过冬》自序:企业过冬的是与非
“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
这是任正非2001年2月17日刊登在华为企业内刊《管理优化》上的“华为的冬天”,这是中国最早的过冬理论的诞生,由此,掀起了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关于企业冬天和企业过冬的大讨论!
不该来的冬天来了
然而,当华为一如既往地高歌猛进,当“巨大中华”依然腾飞于神州大地时,当中国的经济依然每年保持着高达两位数的增长时,当中国的企业不断地在全球纵横驰骋时,人们似乎忘记了冬天的存在,企业似乎忘记冬天还会到来。
于是:
当华立的汪立成2005年中喊出了华立要寻找过冬棉袄时,被企业内部的人笑之为汪老板太小心了;
当万科的王石2007年底抛出拐点论,却被同行及对手称之为阴谋论;
当雅戈尔的李如成2008年初果断地开始从资本市场上撤离时,还被国内外的媒体大大地批评了一通;
……
然而,冬天还是不期而至地来了!虽然似乎很多人知道了,但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这种现实!毕竟很多人的股票钱还没有套现,很多企业的楼花钱还没有炒完,很多资本家的资本金还没有赚够,很多区域的产业才刚刚开始升级,很多城市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绿色……
但是,代表某种风向标的阿里巴巴的马云开始说话了,告诉所有的阿里人和网商们,冬天真的来了,请大家注意!
这时候,大家似乎有点坐不住了!
好像大洋彼岸的冬天也来了,中国的冬天估计也不远了?
然而,也有不少人坚持地认为,世界皆醉,唯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世界是平的,世界也是圆的,但世界更是网的!
世界的冬天,中国的冬天,经济的冬天,企业的冬天,个人的冬天,自然的冬天……全部一起到来了!!!
企业过冬的是与非
世界经济命悬一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称,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
中国企业告急!中国企业大佬频频呼吁,中国企业三十年由春天夏天秋天开始进入了为期十年的“冬天”!
企业开始成批倒闭,人们开始紧捂原本并不丰满的口袋,楼市快塌了,股市也下了……
怎么办?
政府开始新政频出,企业家开始苦思对策!
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冬天会冻倒或冻死一批又一批没有生命力也没有什么抵抗力的怕冷或只习惯生活在温暖如春的温室环境中的企业和企业家。
冬天并不可怕,如果你有过冬的良方,或者早已适应了冬天的生活环境和气候环境,那么冬天只会让你的身体更加的强壮。
这是企业过冬的“是”。
然则,企业过冬还有更多的“非”。
冬天来了,来得有点不是时候,来得有点出人意料,来得有点过于惨烈,来得让个人和企业及政府没有太多甚至没有丝毫的准备,仓促应战,战而无果,错失了很多做强和做大的机会,加大了升级和转型的成本,恶化了本已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和城市差距。
然而,对于任何个人或企业来说,冬天已然来了,怎么办?
冬天毕竟是冬天,这是自然界的循环,亦是社会进步的年轮,既来之则过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渡过好,过好它。
为什么要写《企业过冬》
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开启了企业冬天的理论先河。七年过去了,华为已成长为千亿级企业,而关于企业冬天和企业过冬依然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呼声的程度上。面对着三十年一遇的企业冬天,大大小小的企业急需如何过冬的系统方法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0月底,趁在北京应邀参加商界传媒集团举办的“2008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之余,与优派传媒毕方芳、弘文馆杨文轩等几个朋友聚会之时,当我谈到准备出一本有关企业如何过冬的专著时,立即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认可。
作为一直从事营销咨询和企业实践工作的我,便开始了《企业过冬》的艰苦之旅。
但作为曾经出过几本拙著的我,确知这其中的辛苦和煎熬。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辛苦创作活,几乎没有多少理论支持,创造和创新本身就很痛苦,再加上还必须不能负了朋友们的认可和坏了读者的心情。而且,时间紧,从开始构思到交稿,不过两月时间。要完成这么一件有难度的专著的策划及撰写事宜,的确不容易。
但我还是很乐意地开始了这项自我挑战。
第一, 这件事虽然是一件相当辛苦的苦差事时,但却是一件利人利企利已的好事情;
第二, 好在从事企业实践和营销咨询工作多年,有大量的企业和客户实践积累,再加上平时喜欢动动笔,瞎琢磨一些理论和体系,这也为完成这件难事提供了主观基础。
于是,欣欣然就开干了起来。
但当真的开始动脑和动笔时,依然还是苦白了不少头发。也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放弃一些咨询和传播客户的服务。毕竟这是一本难度不小的开创性的专著。
企业到底该如何过冬
当历经30余天的日夜煎熬之后,当敲打完最后一页时,压抑苦难多时的心情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虽然未必所有的读者都会满意,甚至还会有人扔砖头,但好歹用心去写了,也尽力了,也做好让大家来批评和指正的思想准备。
不敢说《企业过冬》非常完美,但却是第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