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基隧道遇大型填充偏压溶洞处理措施探索.docVIP

新屋基隧道遇大型填充偏压溶洞处理措施探索.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屋基隧道遇大型填充偏压溶洞处理措施探索   摘要: 新屋基隧道位于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强烈发育区。左线隧道ZK26+362~ZK26+381段从特大偏压填充型溶洞中穿过,施工初期采取的常规溶洞处治措施未能达到目的。最终创造性地利用预应力锚索处治滑坡的思路,成功进行了本项目的大型偏压填充型溶洞的处理,以期能给其它此类溶洞处理施工的技术人员一些启示。   Abstract: Xinwuji Tunnel is located in the carbonate rock distribution area and the karst strong development area. ZK26+362 - ZK26+381 segment of the left-line tunnel passes through the extra-large eccentric filled bias cave. The conventional karst treatment measures used in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fail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method of using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to deal with the landslid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he treatment of large eccentric filled cave to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of this kind of cave.   关键词: 新屋基隧道;溶洞处理;填充偏压型;预应力锚索   Key words: Xinwuji Tunnel;treatment of karst cave;filled bias type;prestress anchorage cable   中?D分类号:U45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46-03   1 工程简介   新屋基隧道是重庆沿江高速公路重庆至涪陵段的重要工程之一,隧道方向由西向东,最大埋深471m。为深埋特长隧道分离式隧道。   其中,左线起止桩号ZK25+545~ZK31+547.077,长6002.077m其中Ⅲ级围岩2408m,Ⅳ级围岩2617m,Ⅴ级围岩957m。   隧道所经地区为构造侵蚀一溶蚀中低山地貌。山脉多呈波状高低起伏,欲连似断,以坡陡、脊薄为其特点,山上多为植被覆盖,碳酸盐岩分布较广,在山间形成南北延伸的岩溶槽谷,密集分布着溶洞、洼地、落水洞、漏斗、溶沟、溶槽等。   2 遇溶洞后的处理方案及效果   2.1 揭示溶洞   左线隧道掘进至里程ZK26+362时揭示了填充型溶洞,掌子面揭示溶腔内填充物为软塑状黏土,含小石块,结构松散,含水量稍高,有弱岩溶水活动迹象。超前地质探孔表明前方填充物的工程地质特征与掌子面所揭示相类似,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可能性很小。   地质钻孔探明隧道下溶洞填充物厚度为6~7m,其工程地质特性也较好。   2.2 初期采取的施工处理措施   根据所掌握的溶洞发育特征及填充物工程地质情况,采取的超前支护措施为:超前帷幕预注浆+φ108大管棚。通过向溶腔内填充物注入浆体,形成在隧道边缘线外,厚度为5m的加固圈。以增加周边围岩的强度,使围岩形成自稳平衡拱。   采取短台阶法法开挖,初期喷射C25砼,厚度25cm,I16工字钢拱架间距由1.0m加密至0.5m,拱脚处设置5m长的锁脚锚管。   3.5m长的?准25中空锚杆作系统锚杆。   2.3 处理效果   当掘进至里程ZK26+369时,发现位于溶腔内的钢拱架均出现变形,部分超限。等变形稳定后进行换拱,换拱时出现小面积坍塌。但过了4d后,又出现钢拱架变形及部分超限,支初喷混开裂及脱落现象。钢拱架变形、超限和初支喷混开裂脱落部位基本集中在隧道左侧。   3 对溶腔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及钢拱架变形原因分析   3.1 详细的地质勘察   经再次对隧道进行详细的钻探勘察,发现左侧填充层厚11~16.5m,填充物中含有巨型孤石。右侧厚3~7m。前方洞壁位于隧身里程ZK26+381处,无法确定其堆积高度。溶洞两侧洞壁基本为垂直发育的形态。   其中ZK26+368断面的岩溶发育情况如图1所示。   3.2 钢拱架变形原因分析   根据钻探勘察结果,对钢拱架再次发生变形超限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及分析,认为是如下原因。   ①地质差,偏压大。因溶腔内填充物松散,岩溶水的存在增大了流动性,自身不能形成自然平衡的普氏拱,且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