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

古罗马行省制度 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为统治征服地区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指意大利境外那些必须向罗马国家纳贡的属地。行省设置约始于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公元前130年前后已建立 9个行省。随着罗马国家的领土扩张,行省数目不断增加,遂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每建一个行省,都由元老院制定治理该行省的法规,元老院向每个行省委派总督1 人、副总督3人和财务官1人。总督通常由卸任的执政官担任,在行省内拥有生杀予夺的全权.476年,行省制度随罗马帝国的衰亡而趋于瓦解。 古罗马共和国 是古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间的政体.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十六字方针”】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是对党委决策程序的科学规范。“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十六字方针”的前提和基础。“民主集中”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也是集体领导的具体实践过程和根本保证。“个别酝酿”是党委决策的必经程序,是决策的中间环节,是充分进行民主协商的过程。“会议决定”是集体领导的实现形式和必经途径。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十六字方针”是对党委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党委集体领导的新要求。 2013年新课标2第4题解析 ?此题是一道值得探讨的经典题。此题意在考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所使用的案例分析起来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因为但凡看到这个案例的师生都会不由自主的联系到苏格拉底之死的案例。两个案例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亵渎神灵或不信神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但审判结果却截然不同。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法庭上辩护人所实用的言辞的不同。女子的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了陪审团,而苏格拉底则用嘲讽的言辞激怒了陪审团。苏将批判矛头直指审判机关。雅典陪审法院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审查机关,由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共600人。这些法官负责审理各类重要案件,参加立法。这其实是典型的大众审判。虽然可以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参与政治,但也有其致命缺陷。因为人数众多,陪审员未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他们进行判断不是根据已制订好的法律,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这使得判决带有随意性,法庭上的辩护能否打动听众往往决定着被告命运。所以,苏格拉底的学生极力催促苏在法庭上辩护,以赢得转机。 这种制度也在很大的程度上造就了另一个缺陷:法律缺乏权威性。在这种审判制度下,人们关心的是演讲如何具有煽动性,如何打动台下听众;在这种审判制度下,舆论要比法律和事实重要的多。这使得苏格拉底在审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谁主宰了舆论,谁就可以主宰审判。同时,通过主观投票选举决定客观事实,也是雅典审判的一个不合逻辑的缺陷。审判没有任何调查和取证,不需要任何证据,最后的投票才是决定有无犯罪和应受何种处罚的依据。正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才导致了苏的死。? 因此在这样联系的基础上很容易选择D项,但其实D项是一个需要辨别的句子。司法审判的正义性包括原则正义和程序正义。而雅典陪审法庭的司法审判的程序是正义的严格的,两个案件都经过起诉、开庭、辩护、投票、判决。? 而导致两个案件截然不同的结果恰恰是司法审判原则上的不同。下层女子被判无罪体现了雅典司法审判原则上的以人为本的、尊重生命的、顺从民意的民主原则。而苏格拉底之死则体现了雅典司法审判原则上的不重证据、缺乏权威性的缺陷。其实这道题如果不作这样的两个案例的联系的话,反而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答案A项,一作联系就容易选错项D。 无罪推定与疑罪从无 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 它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司法准则,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和运用,其中包含很多内容,如沉默权等。我国对于西方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采取的是批判地接受其精神的态度,在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核。 无罪推定原则能够在我国刑诉法中得到确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国曾经是一个几千年处于专制主义统治的国家,刑讯逼供,有罪推定,是当年普遍实行的常用问案方式。以有罪推定为特色的司法文化一直延续存在于中国官场。到了无法无天年代,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宁枉勿纵原则在刑事审判中运用便是证明。 无罪推定与疑罪从无既有区别,又有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