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资料汇编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资料汇编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示范校建设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 录
一、领 导 讲 话 4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节选)——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
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陈至立)11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 周济)20
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教育部副部长 吴启迪)25
端正思想 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张尧学)28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马树超,范唯)31
二、相关文件 36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3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4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45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高[2007]12号)49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6]44号)55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教高函[2006]32号)58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的批复 (教高厅函[2007]28号)65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7]47号)66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教高函[2007]18号)69
关于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开展2007年度绩效检查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7]209号)75
关于发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2007年度绩效检查报告》的通知 (教高司函[2008]63号)86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高厅函[2008]18号)90
第三批38所学校重点专业统计表 116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124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章程 127
关于报送示范校建设两周年成果宣传册相关资料的通知 129
示范院校建设一周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典型案例展示”评价标准 134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200×年检查 135
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要求 141
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指标体系(高职高专部分) 145
2007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评选要求 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158
一、领 导 讲 话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节选)——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摘自报告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摘自报告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