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 - wf
伤 寒Typhoid fever 浙医高专护理系 王飞 case 吕XX,女,29岁,公司职员,杭州人 发热5天、乏力,全身不适,解稀便2-3次/天 PE:T39.2℃ P92次/分 R25次/分。神清,精神软,前胸、背部散在淡红色皮疹,压之褪色。腹部触诊肝轻度肿胀,肝区轻压痛,余无殊。 门诊拟“发热待查”于6月2日收住入院。入院确诊为“伤寒”。 经抗炎、对症等治疗,于6月17日出院。 流行病原学,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及措施 六大主症 三大化验 定义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六大症状: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WBC下降 病理改变 全身单核-巨噬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严重并发症 肠出血 肠穿孔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肝炎 支气管肺炎 伤寒杆菌的特点 属沙门菌属中D群,G—杆菌 短小 有鞭毛 能运动 胆汁中培养更容易生长 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中D群,G—杆菌,有鞭毛,能运动,胆汁中培养良好 伤寒杆菌三种抗原:O、H、Vi 菌体裂解产生内毒素 耐低温。灭活条件:60℃,15min,或煮沸100℃,较容易。一般消毒剂敏感。 病原学 伤寒杆菌三种抗原 菌体-O抗原,脂多糖,IgM,特异性不高 鞭毛-H抗原,蛋白质 表面-Vi抗原,脂多糖 流行病学调查:带菌者 感染后产生抗体(非保护性抗体) 临床流行病学 夏秋季节 热带及亚热带多见 散发为主,偶见暴发(水源污染) 儿童、青壮年多见 临床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胆囊,肾盂) 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2~4周传染性最大。 慢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少数患者可成为终身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预防接种有效,病后持久免疫,2%可再次发病。 发病机制3-1 第一次菌血症 未被胃酸杀灭 小肠繁殖 入侵肠粘膜/淋巴管 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 胸导管、门静脉 入血流,第一次菌血症 发病机制3-2 第二次菌血症 初期菌血症(无症状,抵抗力强者可不发病) 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单核-吞噬系统细胞内及胆囊内大量繁殖后,再次入血 第二次菌血症 发病机制3-3 极期 来自胆囊的伤寒杆菌,部分通过肠道黏膜,入侵淋巴组织,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加重肠道病变(局部的变态反应) 病程第2-3周,高热,临床极期。 发病机制3-4 恢复期 病程第4周始,热退,临床恢复期。 机体免疫力逐渐增强,细菌被消灭。 复发 病理变化 全身性网状内皮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 部位: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 肠道病变: 增生 坏死 溃疡 愈合 每阶段各1周 临床表现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 临床表现 潜伏期:7-23d,平均10-14d 初期:第1周 起病缓慢 首发症状:发热 体温梯形上升,症状无特异性 5~7日内高达39~40℃ 临床表现 无欲貌 表情淡漠、重听或云雾状表情 临床表现 玫瑰疹 病程7-13日出现,直径2-4mm,压之褪色,10个以下,分批出现,下胸、上腹、背部多见,3-4天消退 临床表现 缓解期:第3-4周 体温下降 食欲好转 但易出现并发症(肠道溃疡期) 临床表现 恢复期:第5周 复发:体温正常后再上升,临床症状再表现,血培养(+) 原因:免疫力低下,或抗菌治疗不彻底 再燃:体温下降但未达正常时再上升,临床(+)、血培养(+) 原因:菌血症仍未被完全控制 并发症 肠出血 最常见 肠穿孔 最严重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脑病 临床分型 轻型 普通型 迁延型 逍遥型 暴发型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肥达氏反应 7-10d (+);3-4w 70%阳性率,效性升高 O>1︰80, H >1︰160, 慢性带菌者Vi >1︰32 实验室检查 抗LPS-PHA 早期、快速、敏感、特异、稳定 1-7d,阳性率即达88%,假阴性率5%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隔离:消化道隔离:排泄物消毒,洗手 体温正常后15天 停药后每5天做大便培养,连续2次(-) 饮食 清淡、少糖低脂饮食 发热期流质饮食 肠出血应禁食 恢复期无渣半流质至正常 护理: 口、食、肺、腹、疮 对症治疗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休息,禁食,止血,补液,输血 肠穿孔 带菌者的治疗 喹诺酮 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预防 控制传染原 隔离病人 带菌者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 提高人群免疫力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 复习题 2008年安顺市伤寒爆发案例 首发病例 88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