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一章 三国演义 第一节《三国》与《水浒》的地位、影响 金圣叹《三国志演义序》: 余尝集才子书者六,其目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已谬加评定,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近又取《三国志》读之,见其据实指陈,堪与经史相表里。由是观之,其又莫奇于《三国》矣。 《三国》、《水浒》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都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表现在: 1、《三国》、《水浒》不仅仅是纯文学作品,而是大文学作品,大文化作品。它是在那个时代近一个世纪里我们汉民族文化-心理记录的载体。是中国民间文化精神的史诗性的脚注。 2、《三国》、《水浒》所宣扬的一些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两部书在塑造中国民间心理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3、《三国》被称为人才学,军事战略学,智谋策略学百科全书。《三国》、《水浒》中蕴含的大量政治学、军事学、谋略学、人才学等信息,今天正广泛的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商业运作、军事教育、人才管理等领域。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小说本身。 4、当然,毋庸置疑的是,《三国》、《水浒》也有很多糟粕。我们民族的很多劣根性如窝里斗、轻视生命、歧视女性、起绰号等都可以从小说中找到根源。在重建新文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剔除其糟粕。 《三国》《水浒》的文学影响 在《三国》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盛,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有163部。较有特色的作品: 1、列国系统:明代余邵鱼《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清末民初蔡东藩《中国历史演义》系列。 2、隋唐系统:明代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袁于令《隋史遗文》。 在《水浒》影响下,明代有三大系列英雄传奇: 1、说唐系列:《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和《唐书志传》三种,均以李世民为中心,写隋末群雄逐鹿故事。艺术粗糙,形象单薄,但对《隋唐演义》、《说唐全传》有奠基作用。 2、说岳系列:明代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英烈传》、《岳武穆精忠传》)是首部岳飞题材长篇。清代有钱采、金丰的《说岳全传》。 3、说杨系列: 明代两种最著: 熊大木《北宋志传》(《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两书虽冠以“志传”、“演义”,实多无史料根据,并非历史小说,而是英雄传奇。 清代《水浒》的三部续书: 《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版本 一、关于“演 义” 1、“演义”一词,始见于《后汉书·周党传》:“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文选》卷十潘安仁《西征赋》:“晋演义以献说。”李善注:“《小雅》曰:演,广、远也。”演义及推演、详述道理。 2、唐以后用于书名者有苏鹗的《苏氏演义》、梁寅的《诗演义》等。 3、宋元时期普遍称盛行的“讲史”为“演义”。 4、至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始用演义之名称历史小说。该书卷首蒋大器《序》曾作这样的解释:“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事,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后来也一般这样解释“演义”一词的。如雉衡山人(杨尔曾)《东西两晋演义序》说:“一代肇兴,必有一代之史,而有信史,有野史,好事者聚取而演之,以通俗谕人,名曰演义。盖自罗贯中《水浒传》、《三国传》始也。” 5、历史上也有人将“演义”作为小说的代名词。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说:“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古今小说》的天许斋题识道:“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 1、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之为“前四史”)以纪传体形式记述了三国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陈寿之后130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注引用魏晋人的著作达210余种,资料详细,多采轶闻,极大的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 2、魏晋时期的《华阳国志》(东晋常遽著)、《世说新语》、《搜神记》、《语林》(东晋裴启作)等著作,也不同程度的记载了一些三国人物及其事迹,都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3、此后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代《大业拾遗记》所载隋炀帝与群臣观看的“水饰”,就有“曹瞒浴谯水”、“魏文帝兴师”、“刘备跃马渡檀溪”等三国故事的造型。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至晚唐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人物形象渐趋鲜明。 4、宋代,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宋代“说话”中,出现了专讲三国的说书艺人如霍四究(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苏轼《东坡志林》载王鹏语曰:“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5、金院本有关三国故事的剧目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