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4卷 第 12期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Vo1.44 No.12
2015年 12月 Technology DevelopmentofChemicalIndustry DeC.2015
醇胺溶液吸收CO2的反应原理及实验研究
苏雪梅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阐述了醇胺溶液吸收CO的反应原理;以一乙醇胺 (MEA)、二乙醇胺 (DEA)、甲基二乙醇胺 (MDEA)
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醇胺溶液的浓度、种类对c0:的吸收速率和吸收总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复配体系的吸收性能。
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吸收效果MEADEAMDEA,而在ME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DEA溶液可以明显提高溶液的吸
收.陛能。
关键词:醇胺溶液;二氧化碳;吸收;反应原理
中图分类号:TQ02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15)12-0007-03
作为 目前最为重要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之一, 1.1 一级醇胺吸收CO,的反应机理
CO:捕集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目前世界上捕集 CO 一
级醇胺与CO,反应时,因为氮原子周围存在
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一化学法、膜分离
活泼的氢原子,醇胺与CO,产生两性离子,然后 ,该
法、膜吸收法等,其中化学法具有吸收效果好、吸收
两性离子与另一醇胺继续反应,生成氨基 甲酸根。
量大、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反应方程式如下:
目前工业上脱除CO,技术的研究热点是化学吸收 RRNH+CO2一RRNHCOO一(两性离子 ) (1)
法,其中一类重要的吸收剂就是醇胺溶液。研究一 RRNHCOO-+RI+ {RNc00一(氨基甲酸根)+RRNIT (2)
种对 CO,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再生能耗低的 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新型复合胺吸收液就显得尤为重要。
2RRNH+C0_『RRNCOO一十RRNH2 (3)
本文以工业上常用的一乙醇胺(MEA)、二乙醇
由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一级醇胺与 CO反应
胺(DEA)、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研究对象,分 时,由于受热力学限制,每 lmol一级醇胺仅能够吸
别考察了吸收剂种类、浓度等对 CO 吸收速率和吸 收0.5mol的CO,。常用的一级醇胺有MEA、DGA等,
收性能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二元复合胺溶液体
特点是吸收CO,速率快。
系的吸收特性,并与相同浓度的纯溶液进行了对比,
1.2 二级醇胺吸收CO,的反应机理
同时进行反应机理的分析,所得结果可为CO:吸收
剂的复配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二级醇胺与CO,的反应机理与一级醇胺相同,
但因其缺少一个氢原子,故在反应速度上比一级醇
1 醇胺的分类及反应机理 胺要慢些。二级醇胺有 DEA、DIPA等。
根据醇胺分子的结构,其与氨基 (NH:)的氮原 1.3 三级醇胺吸收CO,的反应机理
子相接的碳原子的个数仅有一个时,称为一级醇胺 三级醇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5 Cr-1 Mo钢制加氢反应器焊接裂纹(二)--对焊接裂纹性质试验研究.pdf
- 2.25Cr-1Mo-0.25V钢焊接材料再热裂纹敏感性试验方法探讨.pdf
- 3CII90MX3EXT英格索兰离心式空压机在沿海高湿度地区进行换热器改造浅析.pdf
- 5-羟甲基糠醛制备和其催化氧化研究进展.pdf
- 09MnNiDR低温压力容器钢板试验和焊接检验.pdf
- 15MnV大型锻件超声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 20g材料中氢扩散规律研究和氢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pdf
- 5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三旋和烟机故障分析.pdf
- 390型球磨机衬板螺栓改进措施.pdf
- 840K液氮泵车技术效果分析和综合评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