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docVIP

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清华大学-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

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 钟笑寒 程娜 何云帆* 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考志愿填报三种不同机制(即考前报、估分报和知分报)下,考生之间策略决策的纳什均衡结果,以此来评估三种制度在人才筛选方面的效率。我们发现,三种填报机制之间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但在许多情况下,考前报和估分报可能达成社会有效率,其中又以考前报可能性更大,此外更大范围内的竞争也有利于消除投机激励。关键的参数包括考生正常发挥的概率和对不同学校评价的差异度。 关键词 筛选与信号,博弈论,高考制度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A Game-theoretic Model on the Application Mechanism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XIAOHAN ZHONG, NA CHENG, and YUNFAN HE (National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NCER),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co-existing application mechanism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China, i.e. Applying before exam(A1), after exam yet before score announcement(A2), and after announcement(A3). Under static perfect and imperfect game frameworks, we give the Nash Equilibrium outcomes and evaluate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three. We find that there does not exist Pareto improvement among all three. But in many cases; A1 and A2 can achieve social efficiency especially A1. More competitions is favorable for eliminating arbitrage incentives. We identify two critical parameters: probability of exam-failure, and return-ratio between colleges for each examinee. The paper sheds lights on screening problems of similar social issues. Keywords Screening and signaling , Game Theor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JEL Classification C720, D820, I280 花落谁家: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博弈模型 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家一直对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新古典模型描述的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高等教育看成一个市场,其不完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缺乏一个灵活的信贷市场——市场欠缺(Missing Market)——这使得那些对接受高等教育具有很高预期未来收益的“穷”学生无法获得最优配置,从而阻碍我们通过价格机制来配置稀缺的教育资源。替代的方案便是我们现在正在实行的高考制度,其核心机制有二:一是考生(买方)通过填报志愿来显示自己对不同学校的偏好;二是考生通过考试分数来发出与能力密切相关的信号,供各高校(卖方)在筛选学生——考虑是否向卖方提供产品——时作为唯一标准(只有少量不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例外情况)。 本文将初步考察高考制度作为某种理想化的市场制度(这种市场制度也许永远只是空想)替代品的效率问题,具体的,我们的讨论将集中在高考制度中关于填报志愿的时间(Timing)安排。当前实施的志愿填报的制度有三种:考前报志愿、估分报志愿和分数公布后报志愿(以下分别简称考前报(A1)、估分报(A2)和知分报(A3))。考前报是考生在参加高考以前(因而对考试结果只能有一个预期)填报志愿(按偏好次序可以填报若干个学校),此外,我们还可以认为他对其相关“市场”范围(同校甚至同一地区)竞争对手的成绩也有一个理性预期。估分报是在考试以后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