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ppt

航空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空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March 2003 Use menu View - Header Footer for Presentation title - Siglum - Reference 2、风速 4、风力等级 1、形成风的力-惯性离心力 2、风的形成-梯度风 梯度风是地转风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另一种大尺度的系统风。 圆形的气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风沿等压曲线作惯性等速曲线(圆周)运动,即梯度风。 2、风的形成-摩擦风 3、自由大气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气温冷热--气压高低: 热空气柱上方,单位气压高度差变大,气压高于低温区。 (冷气柱--气压低) 两地间如果发生了冷热的差异,就会相应地引起气压的差异,冷热差异越大,气压差异也越大。 两地间气压差加大-气压梯度力增加-风。 冷和热--气压高低变化--风的运动(热运动转化成为风的机械运动) 3、自由大气风随高度的变化-温度场与气压场配置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暖区对应下层高压区,冷区对应低压区。气层水平温度梯度与气压梯度方向一致,随高度增加,风速逐渐增大,风向保持不变;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暖区对应下层低压区,冷区对应高压区。气层水平温度梯度与气压梯度方向相反,随高度增加,起初风向不变,风速逐渐减小;某高度风速减小到0,再往上,风向相反,风速逐渐增大。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垂直,下层空气由暖区流向冷区。暖平流,随高度增加,风向做顺时针偏转,风速逐渐增大;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垂直,下层空气由冷区流向暖区。冷平流,随高度增加,风向做逆时针偏转,风速逐渐增大; 海陆风 在海滨地区,只要天气晴朗,白天风总是从海上吹向陆地;到夜里,风则从陆地吹向海上。 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叫做海风(左图); 从陆地吹向海上的风,称为陆风(右图)。 气象上常把两者合称为海陆风。 海陆风-特性 一般海风比陆风要强。 海风与陆风的范围小。 海陆风交替的时间随地方条件及天气情况而不同。 海陆风出现在静稳的天气条件下。 山谷风 在山区形成的一种地方性风。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 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山谷风的形成原理跟海陆风类似。 山谷风-特性 平均速度。 所达厚度。 作用意义。 变化规律。 峡谷风 定义:在山口、河谷地区常产生风速较大的风。称之为峡谷风。 产生:由于空气的连续性,当其进入狭窄的地方时,流速会增大。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常出现这种风,因为其风速变化很大,对飞行有一定影响。 焚风 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上容易发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名叫焚风。 害处。 利处。? 焚风的形成 四、风对飞行的影响 风对起飞着陆的影响 风对飞机航行的影响 * * * 第四章 大气水平运动-风 一、 风的概念 三、 地方性风 二、 风压定理 较有规律的大范围空气运动 水平 – 风(wind) 升降 – 对流(convection) 不规则的小范围涡旋运动 – 乱流(turbulence)(或湍流) 一、 风的概念: 风是指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 1、方向:在气象上,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以方位或方位角表示。 2、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运动的水平距离。速度单位。 一、风的概念 风的方位 风向--方位: 陆地 海上 空中风向,角度表示:圆周分成360° 1、风向 风速单位: 米/秒(m/s)【MPS】 千米(公里)/小时(km /h)【KMH】 海里/小时(n mile /h)【KT】 换算关系: 1米/秒=3.6千米/小时(km/h) 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 ≈0.5米/秒 (m/s) 节(knot) 3、风的测量 风的测量 仪器探测: 风向风速仪   测风气球   风袋     多普勒测风雷达     目视估计: 按《风力等级表》 32.7~36.9 118~133 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12 28.5~32.6 103~117 陆上少见,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破坏。 11 24.5~28.4? 89~102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10 20.8~24.4 75~88 草房遭受破坏,大树枝可折断。 9 17.2~20.7 62~74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8 13.9~17.l 50~61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7 10.8~13.8 39~49?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6 8.0一10.7 29~38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