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测量与操作化.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_测量与操作化

第四章 测量与操作化 §1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所谓测量(Measurement) 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作用: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测量客体 测量内容 测量法则 数字和符号 (1)测量客体: 即测量的对象 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测量谁” (2)测量内容 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测量什么” 例1:桌子——高度、宽度、颜色等 例2:人——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等 (3)测量法则 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是不同特征或属性的标准 “怎么测” 例:桌子的高度--以米为衡量标准,收入情况 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 准确性 所指派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如,英语80分与60分 完备性 能够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或变异。 如,中共党员和非党员 互斥性 每一个观测对象(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 如,工人、农民、城市居民、干部…… (4)数字和符号 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如何表示” 测量图例 1 测量图例 2 测量图例 3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的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 四、 测量层次(尺度) 定类测量——定类变量 定序测量——定序变量 定距测量——定距变量 定比测量——定比变量 1、定类测量 (nominal measurement) 也称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 本质:(分类体系)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数学特征:等于、不等于 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定类测量举例:性别 二、定序测量 (ordinal measurement) 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 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数学特性:大于、小于 属性:对称性、不对称性、传递性 例如,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定序测量举例:对宗教的认知,“对你来说,宗教有多重要?” 三、定距测量 (interval measurement) 也称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 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数学特性:测量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0不具备数学0的含义 例如,IQ为115与120 定距测量举例:IQ 四、定比测量 (ratio measurement) 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 具有绝对的0点,具有实际意义的0。 数学特性:测量结果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例如,年龄、身高、体重…… 定比测量举例:收入 测量层次小结 测量层次的比较 §2 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 概念 特点 类型 概念 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观状态的的项目。 特点 1、具体性或可感知性 2、计量性或可量度性 3、重要性或代表性 4、时间性 类型 1、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2、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3、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5、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 概念 特点 综合评价 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一定的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社会现象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系统性的一组社会指标。 第一次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值(1960年工业化 国家指标平均值) 2000年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和基准值 社会和谐综合评价指标 社会和谐综合评价指标 特点 1、目的性 2、理论性 3、科学性 4、代表性 5、系统性 综合评价 在社会指标体系中,由于各种社会指标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计量单位各异,因此,其调查结果不能简单地直接相加,而只能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有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标准化评分法、无量纲法、两基点法、投影法、综合评分法等等。其中,综合评分法简单易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以朱庆芳、吴寒光根据国家统计居城调队编的《199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例,来说明综合评分法的具体步骤和作法。 第一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