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感觉与知觉.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⒊为什么看一个图形会产生人像或者花瓶的反应?为什么在旅游时要配备导游?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我们还是知道他是同一个人?知觉有哪些特性? ⒋为什么我们能够把连续运动的两条线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为什么说“月也走,我也走”?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这些亮点也会游动起来,这是为什么?用眼睛盯住唱片中心看,然后突然将转盘停住,有几秒钟,你会看到唱片仿佛向相反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知觉有规律? ⒌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回答“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一斤铁比一斤棉花更重”的结论?为什么,我们在听报告时,报告人的声音是从扩音器的侧面传来的,但我们却把它感知为从报告人的正面传来的?我们怎样来解释错觉? 第一节 感觉 第二节 知觉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心理学的应用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它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生活中常见的错觉现象也属于知觉。 感觉和知觉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这两种心理现象密切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感知。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体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感觉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对不同的感觉来说,K的数值不同,即韦伯分数不同。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 感觉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般说来,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其他感觉的感觉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觉的感觉性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叫感觉后效。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第二节 知觉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线条弯曲错觉 线条长短错觉 面积大小错觉 其他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在下面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知觉不是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 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心理学的应用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加深对形的概念的认识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弄清不同几何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讨论与应用 如何应用感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四) 知觉的恒常性 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 大 小 恒 常 性 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 形状 恒 常 性 3.明度恒常性 尽管光照条件下物体的亮度改变了,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 4.颜色恒常性 尽管光照改变了物体的颜色,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 颜 色 恒 常 性 一、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感觉阈限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组织教学 运用对象和背景差别的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运用差别感受性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运用联觉规律 二、知觉的类型 1、根据知觉中哪种感受器起的主导作用,可将其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