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四招”断句.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四招”断句

中考课外文言文 “四招”断句 执教 柳老师 引子:考点分析 考查依据:《课程标准》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荆州2013中考说明》适当考查浅显短小的课外文言诗文。阅读文言文最基础的就是断句。因此考查课外文言文断句一方面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 样题: 《诫子篇》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3分)请用三个“/”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一招:找虚词,明位置 (一)课文引路 例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例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例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例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思考:你能从上面的断句中找到一些规律吗? (二)找寻规律 归纳: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 3、 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三)牛刀小试 请给红色部分的内容断句: 1、赵襄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 纣 之 亡 也 遇 汤 武 今 天 下 尽 桀 也 而 君 纣 也 桀 纣 并 世 焉 能相 亡 然 亦 殆 矣!”               《新序·刺奢》 2、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注释】彘:猪。 第二招:察对话,明标志 (一)课文引路: 例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例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例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例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者请从。 思考:你能看出上面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二)找寻规律: 归纳: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通常我们在这些词后断句。 (三)牛刀小试 请给红色部分的内容断句: 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第三招:据修辞,明特点 (一)课文引路: 例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例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例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例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匮尽也 思考:你能看出上面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二)找寻规律: 归纳: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三)牛刀小试: 请给下面的内容断句: 秦 王 坐 章 台 见 相 如 相 如 奉 璧 奏 秦 王 秦 王 大 喜,传 以 示 美 人 及 左 右 左 右 皆 呼 万 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人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纳言》 第四招:辨句式,明结构 (一)课文引路: 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例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例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例4: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