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护理中的“三十六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心理护理中的“三十六计”

老年心理护理中的“三十六计” ——南京市社区养老中心典型案例的分析 韩品嵋 鲁石 (南京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南京 210000)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果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些计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我们在老年人心理护理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服务人员能够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如果能把“三十六计”中蕴藏的智慧运用到老年人心理护理中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三十六计”是我国历代战争经验的总结,正所谓“兵不厌诈”,几乎所有计谋都是通过哄、骗、诈等手段实现的。但手段为目的服务,运用“三十六计”对老人进行善意欺骗的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从而更好地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爱心是贯穿始终的,绝对不会损害老人的利益。下面我就“三十六计”运用于老年护理工作中的部分案例,与各位专家交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1.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属于一种示假隐真的计谋,其关键在于“瞒”。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中,有时候要根据现实考虑对老年人隐瞒实情,“瞒”的目的在于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或者打消老人的心理顾虑。“瞒”的背后隐藏的是“爱”。 案例1:养老院的王奶奶非常节俭,总舍不得花钱,平时在家住每天就吃几个馒头几个简单的菜,到了养老院觉得每个月两百的伙食费实在太高,非常不满,经常闹情绪。 我们希望王奶奶在养老院能够吃好休息好,不要因为伙食费的问题影响情绪,就采取了“瞒天过海”的策略。我们对王奶奶说我们是一个单位的,她现在退休了,在单位里吃饭是不要钱的,尽管吃,好好吃。对此,王奶奶深信不疑,而且非常高兴。 2.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一种避实就虚的策略,用在老人心理护理工作中就是通过虚拟另外一种情境或者围绕另外一件事情做文章,从而转移老人的注意焦点,解决当前争执不休的问题,改变僵化局面。 案例2: 养老院有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刘奶奶,她经常丢东西,总是会说她的某样东西又找不到了,要服务员为她找。因此服务员把她的东西总是整理在一个箱子里,每天都把箱子里的东西倒在床上,奶奶就一件件收拾。但是尽管如此,她还讲东西掉了,后来我们就让她女儿跟我们配合,每次只要她说东西掉了她女儿就说把东西带回家洗了。但是有一次,刘奶奶说她有一件背心丢了,拼命地找,她女儿说带回家了(其实那件衣服早已破旧扔掉了),她也不信,闹地非常厉害,持续了大半个月。 本案例中,如果我们一味在“背心”上纠缠不休,问题很难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恰当地转移老人的“注意焦点”,可能会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有一天,我突然拿起刘奶奶的一条裤子,对她说:“刘奶奶,您的裤子找到了!”刘奶奶突然安静下来了,看着裤子,好像在想什么。此时护工积极配合,都抢着说自己的,刘奶奶就拼命去抢那条裤子,嘴上还说:“终于找到我的裤子了!”这样,通过抢裤子(围魏)就使老人忘记了丢背心的事情(救赵)。 3.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之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借”,即善于凭借其他优势力量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在老年心理护理中,“借刀杀人”就是不直接出面,而是借助第三方来化解老人的矛盾,帮助老人消除心理障碍。 案例3:胡爷爷自己发明了一种奇怪的书法,一心想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但是一直未能如愿。此后,胡爷爷就一心痴迷于参加各种所谓的名人评选和书法家评选。由于频繁支出昂贵的入选费,老人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甚至四处借钱,以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最近,为了参加一个评选活动,老人请我们帮他办理房子抵押贷款。 我们不希望老人在这件事上越陷越深,就想通过银行方面来阻止老人的活动计划。经过我们与银行的“秘密协商”,银行给胡爷爷的答复是:现在社会上许多名人评选活动都没有经过权威部门许可,属于骗取钱财的非法活动,贷款理由不充分,不予贷款。得知这一消息后,老人因为没有钱也就不得不放弃了“参选”的活动,心情十分沮丧。为了满足老人受尊重的需要,我们就邀请了几名大学的书法教授和他们的十几名研究生去胡爷爷家参观,对老人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答应为他在某大学艺术系举办一个小型的书法展,老人非常高兴。本案例中,我们先是借助银行打消了老人继续花冤枉钱的想法,然后又借助书法方面的专家对老人予以积极的评价,满足老人的自尊需求。两次“借刀”,相得益彰。 4.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的“待”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的积极行动。“以逸待劳”之计的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案例4:养老院的李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经常趁护工不注意就往外跑。为此我们就经常让李奶奶拨豆子,拨完豆子她还想往外跑,我们就拿一些放了沙子的米对她说:“你看,快到做饭时间了,米里有这么多沙子,快帮忙拣拣,时间来不及了。”李奶奶就很认真的拣沙子,就不再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