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光器的发展
生活中的激光 目录 激光器产生的背景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激光器的早期发展和种类 我国激光器的发展 激光器的诞生背景 1917年,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这为激光器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稍后,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汤斯以及苏联物理学家马索夫和普罗霍洛夫先后提出了利用原子和分子的受激辐射原理来产生和放大微波的设计 1951年,美国物理学家珀塞尔和庞德在实验中成功地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并获得了每秒50千赫的受激辐射。 1958年,汤斯和肖洛提出了利用尺度远大于波长的开放式光谐振腔实现激光器的新思想。布隆伯根提出了利用光泵浦三能级原子系统实现电子数反转分布的新构思。 1954年,第一次实现了氨分子微波量子振器,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学科:量子电子学,开辟了利用粒子中的束缚电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来放大电磁波的新路。 汤斯 肖洛 美国的希尔多?梅曼(Maiman, Theodore Harold 1927.7.11-2007.5.5)在1960年7月演示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固态激光器。他以闪光灯的光线(Xe(氙)灯照射)照射进一根手指头大小的特殊红宝石晶体,创造出了相干脉冲激光光束。波长为6943×10-10米。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激光器的发展 1962年,有三组科学家几乎同时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器。 1980年代后期,半导体技术使得更高效而耐用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成为可能,这些在小功率的CD和DVD光驱和光纤数据线中得到使用。 1966年,科学家们又研制成了波长可在一段范围内连续调节的有机染料激光器 。 1960年12月,出生于伊朗的美国科学家贾万率人终于成功地制造并运转了全世界第一台气体激光器---氦氖激光器 (1)固体激光器一般小而坚固,脉冲辐射功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泛。? (2)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结构简单,特别适于在飞机、军舰、车辆和宇宙飞船上使用。半导体激光器可以通过外加的电场、磁场、温度、压力等改变激光的波长,能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激光能,所以发展迅速。 (3)液体激光器工作原理比较复杂。输出波长连续可调,且覆盖面宽是它的优点,使它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通过选择吸收来治疗恶性肿瘤 激光器的种类与应用 (4)气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工作介质均匀,光束质量好;以及能长时间较稳定地连续工作的优点。这也是目前品种最多、应用广泛的一类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是最常用的一种。。CO2激光器可以发射远红外能量,用于切割高硬度物质。 我国激光器的发展 1957年,王大珩等在长春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 仪器机械研究所(简称“光机所”)。并且在1999年7月和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整合。 王大珩 1961年9月,在王之江主持下,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 王之江 1964年5月,我国第一所,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所激光技术的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 名 称 研制成功时间 研 制 人 He-Ne激光器 1963年7月 邓锡铭等 掺钕玻璃激光器 1963年6月 干福熹等 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1963年12月 王守武等 脉冲Ar+激光器 1964年10月 万重怡等 CO2分子激光器 1965年9月 王润文等 CH3I化学激光器 1966年3月 邓锡铭等 YAG激光器 1966年7月 屈乾华等 在起步阶段我国的激光技术发展迅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和当时国际水平接近。 通信方面,1964年9月用激光演示传送电视图像, 1964年11月实现3~30公里的通话。 工业方面,1965年5月激光打孔机成功地用于拉丝 模打孔生产,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医学方面,1965年6月激光视网膜焊接器进行了动 物和临床实验。 国防方面,1965年12月研制成功激光漫反射测距机 (精度为10米/10公里),1966年4月研制出遥 控脉冲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多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中,激光技术受到重视。“863”计划七大领域中有激光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包括用于信息领域的激光技术) 1. 测距和测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