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6例.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6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6例   摘要:目的:总结通过传统中医结合克氏针固定疗法治疗Ⅱ、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科室2012年6月以来接诊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的46例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46例患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均痊愈,总体治疗效果良好。结论:Ⅱ、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均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9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4-01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系指小儿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多发于5~12岁的儿童,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当发生骨折时,如果处理不当时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因此科学、适宜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6月至今,本科室采用传统中医结合克氏针固定疗法治疗Ⅱ、Ⅲ型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无骨髓炎、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6例患儿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4.5-12岁,平均约为9岁。其中,伸直尺偏型24例,伸直桡偏型22例。按照Garland分型,I型0例,Ⅱ型29例,Ⅲ型17例。随访率为100%。 1.2 诊断标准。患儿肘部肿胀,伸直型骨折时,肘关节呈半屈曲位,肘前窝饱满并向前突出,鹰嘴与内外上髁之间保持正常肘后三角关系,肘前部可触及骨的近断端;如果出现手指颜色改变,桡动脉减弱或消失,患肢温度降低,或有触觉障碍时,表现为血管神经损伤。 初步诊断后,通过X线检查确诊,并明确骨折具体情况。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案。 (1)克氏针微创手术。对于29例Ⅱ型骨折患儿,行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通过吸入全麻或臂丛神经联合静脉复合麻醉。使患儿取卧位,患臂与躯干呈30°~50°角,常规消毒,铺巾。用消毒好的绷带双层绕过肘部,两端下垂于床沿,同时准备好手摇钻和三根长度相同的克氏针。医师握住患儿前臂先行纵向牵引,助手站在头侧以肩关节附近为着力点予以对抗牵拉,感觉骨块移动时,注意观察外观和提携角,满意后,由医师用脚套住已下垂床沿的绷带,并缓缓用力,而助手始终保持对对抗的纵向牵引力。医师通过触摸找到肱骨外髁,用1.6mm克氏针与上臂远端水平面40°~50°角,与冠状面夹角70°,先以手摇钻将克氏针转入外髁后,保持上述角度,缓慢推入至坚硬的骨皮质,再用手摇钻钻透后停止,成功后,以同样方法钻入内侧及尺侧的克氏针。克氏针固定完毕后,松绷带,屈、伸肘关节,观察周外观和提携角。通过触摸周内外侧无台阶后,通过X片观察复位情况。克氏针最佳交叉点为鹰嘴窝顶上。术后用长臂石膏托曲肘70°固定3至5周。七周左右拔出内固定针。 对于合并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的Ⅲ型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则应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使患儿仰卧,在臂丛或全身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后,取肘窝腹侧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肱二头肌肌腱,清除血块,认清骨折块大小、移位及旋转方向,由于骨折远端向前方移位,故拇指触摸时有空虚感,若有骨膜、肌肉、血管或神经嵌入可观察到,同时纠正旋转畸形。将骨折复位后,用2枚克氏针从肱骨内、外踝进行交叉克氏针固定,穿针要准确,确保一次成功,避免二次损伤。术中拍X光片,明确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彻底止血,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关节囊及皮下组织、皮肤,剪断克氏针,留在皮外1cm左右。术后同样用长臂石膏托曲肘70°固定3至5周。七周左右拔出内固定针。术后用长臂石膏托曲肘70°固定3至5周。七周左右拔出内固定针。拍X片复查骨折复位情况。 (2)中药外洗。拆线后即可予以中药外洗或外敷,以活血消肿,舒筋活络为主,方法:以丹参、路路通、赤芍、怀牛膝、透骨草、伸筋草、薄荷(后下)、两面针(后下)、泽兰(后下)、络石藤等成方,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外洗或用干净毛巾外敷。 (3)鼓励性功能性活动。向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的宣讲,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对患儿的功能性锻炼,通过曲肘等动作,加快患儿肌肉和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 1.3.2 疗效判断。根据治疗后的X线片及患儿功能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优: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良:相应关节功能可,长时间活动后偶有疼痛,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可: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时有疼痛,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尚可;差:关节功能差,经常疼痛。 2 结果 根据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将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