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纳兰词的意象
论纳兰词的意象??[文学艺术] 2004-12-29 纳兰性德的词以凄婉、幽怨的美构筑了他充满情韵的诗歌世界。他的词虽承婉约风格,但摆脱了浮艳颓靡的词风,以真纯自然,清新超逸,有如清水芙蓉的风格,赢得了“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语)的赞誉,确立了他在清初词坛上的巨擘的地位。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的产生首先有赖于客观的物象,只有当客观物象进入诗人的印象和记忆之后,上升为表象,并通过诗人的构思,带上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才形成染上诗人主观色彩的意象。一个成熟的、有个性的诗人,会将一些司空见惯的物象,通过巧妙的摄取、组接,形成自己的意象群体,纳兰性德就是如此。纳兰用来塑造意象的大多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景物,如大自然中的夕阳、月亮、风雨,树中的杨柳、梧桐、枝叶,鸟中的燕、雁,花中的桃、梨、梅、落花,生活用具中的灯、烛等等,但通过融进他的独特的感情,构成了他词的特殊的意象。 纳兰词中出现最多的是“雨”的意象。自古以来,由于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从《诗经》开始,一直牵动着骚人墨客的情怀,诗人们或用其“知时节”、无声润物表达喜悦的情感,赋予雨的意象以生命的光泽;或用丝雨如愁、潇潇暮雨表达无边的愁绪,赋予其以悲凉无奈的韵味。因此古典诗词中的雨,经过不同的人融进不同的主观感情,而产生不同的雨意象,人们可以从“细雨”中感受其纤柔深长,从中引发出绵绵不断的愁丝;也可从“烟雨”中体会到它的迷离,用来抒发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还可以从雨带来的凄冷,去体会一种凄清的意境,用来表达悲哀、忧伤、抑郁和怅惘的感情。当然也可以用雨的清润,赞颂它给人们带来的生机与希望。由于纳兰的词多以感伤的笔调写人生聚散,爱情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感叹兴亡,因此雨的意象在他的词里,有一种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成为他表达悲凄伤感、幽怨多苦感情的一个载体。????他笔下的雨有:细雨、冷雨、伏雨、红雨、夜雨、寒雨、丝雨、秋雨、灵雨、微雨、泪雨、花雨、疏雨、零雨、烟雨、和雨、残雨、归雨、暮雨、暗雨、敲窗雨、三更雨、阑珊雨、萧萧雨、灯前雨、沉香雨、廉纤雨、霏微雨、轻薄雨等等,俯拾即是,出现了近百次。他写自己秋夜梦回无眠的愁情:“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疏影》)他表达自己的客中的凄凉:“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菩萨蛮》)他抒发自己扈从的无奈:“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蝶恋花》)他抒发兴亡盛衰的伤感:“行人莫问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采桑子》)他用雨的消逝,暗示繁华不可久恃:“夜雨几番销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浣溪沙》)但在纳兰词中,“雨”的意象最多地关联到他的爱情生活:“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减字木兰花》)少女艳丽娇羞之态可感;“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菩萨蛮》)妻子孤寂相思之情可见;“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对妻子的关切之意倍增;(《菩萨蛮》)“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秋千索》)蒙蒙细雨凭添了芳踪难觅的惆怅;“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风凄雨打画桥。”(《于中好》)抒发与妻子生死异途的感伤;“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山花子》)既哀叹自己的命运,又悲悼妻子的死去;“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荷叶杯》)用温润秀洁的雨洗遗钿,表达再结来生缘的愿望。总之,他词作中的“雨”或柔、或愁、或悲、或怨、或凉、或渺,传达出丰富的“雨”的意象。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纳兰的诗魂与冷月也有着解不开的情结。这其中固然蕴含着传统的“月”的意象的审美意趣,更因为“月”是触发他情思的直接物象。纳兰笔下的明月,可以跨越空间的隔绝,连结起两地的相思:“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离魂何处,一片月明千里,两地凄凉多少恨。”(《忆桃源慢》)“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菩萨蛮》)在这里月的情态孤独落寞,月的色彩凄冷迷离,很好地表达了他与妻子分离的悲凉与无奈,具有深邃绵缈、凄婉悠远的美学意蕴。纳兰还用月的意象感伤岁月的流逝:“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鬓云松令》)“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凉月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采桑子》)真是落月摇情,逝者如斯,在这周而复始永不止息的自然面前,愈显出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包含着一种悲怆的生命意识。他把月的团圆与人的孤独形成对照:“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照鬓丝。”(《菩萨蛮》)他用月表达对侍卫扈从生涯的厌倦:“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淄尘老。”(《踏莎行》)特别是他突破了传统的以月作为抒情背景的模式,立象尽意,沟通了月亮与人生的形意关系,直接用月抒发自己的悼亡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