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多头蚴病.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带科、多头属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牛、羊脑及脊髓中所引起,偶见于骆驼、猪、马及其它野生反刍动物,极少见于人;其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中。 病原:成虫——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 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 终末宿主:犬、狼等犬科动物;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 中间宿主: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猪等; 寄生部位:脑、脊髓。 (一)病原特征 脑多头蚴: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呈圆形或卵圆形,从大豆大到皮球大不等。囊壁由两层膜组成,外膜为角质层,内膜为生发层,其上约有十几个到上百个分布不均匀的原头蚴(头)。 成虫:40~100cm,由200~250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顶突和两圈小钩。孕节的子宫内充满虫卵,子宫侧枝为14~26对。 (二)生活史与流行特点 孕节随终末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 染草、饲料和饮水。易感动物吞食后,六钩蚴钻 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中,经2~3个 月发育为脑多头蚴。犬等食肉动物吞食了含多头 蚴的脑脊髓而感染,原头蚴附着于小肠壁上发育, 经45~75天虫体成熟。  (三)致病作用与症状 感染后1~3周(即虫体在脑内移行):体温升高及类似脑炎或脑膜炎症状,重度感染的动物常在此期间死亡。 耐过的动物:上述症状不久消失,呈完全健康状态。 感染后2~7个月:虫体生长压迫脑髓,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即表现为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其症状取决于虫体的寄生部位。 寄生于: 大脑正前部:头下垂,向前直线运动或常把头抵在障碍物上呆立不动; 大脑半球:常向患侧做转圈运动,多数病例对侧视力减弱或全部消失。 大脑后部:头高举,后退,可能倒地不起,颈部肌肉强直性痉挛或角弓反张; 小脑:表现知觉过敏,容易悸恐,行走急促或步样蹒跚,平衡失调,痉挛。 腰部脊髓:引起渐进性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 多个虫体而又位于不同部位:则出现综合性症状。 严重病例最后因贫血、高度消瘦或重要的神经中枢受损害而死亡。 (四)诊断 根据特殊的临床症状、病史可做出初步诊断。 寄生在大脑表层:头部触诊(患部皮肤隆起,头骨变薄变软,甚至穿孔)可以判定虫体所在部位。 寄生于深部脑组织:可采用医学设备,x光、CT,等等。 (五)防治 治疗: 脑表层:寄生的囊体可施行手术摘除。 脑深部:难以去除,可试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口服 或注射治疗。 预防:不让犬吃到带有脑多头蚴患畜的脑和脊髓即可得到控制;对牧羊犬进行定期驱虫,排出的犬粪和虫体应深埋或烧毁。 * * 脑多头蚴病 多头绦虫模式图 1.孕卵节片 2.虫体 1 2  多头绦虫模式图 1.头节顶面 2.头节 3.成熟节片 1 2 3 1 3 2 脑多头蚴模式图 1.在脑部的多头蚴 2.多头蚴的发育模式 3.多头蚴的头节 多头绦虫发育史图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