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地产生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论文练习 选题(任选其一)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依然故我原因探析。 2、拜上帝教与太平天国的兴衰。 3、太平天国起义与近代社会转型。 要求 1、史论结合,切忌凭空臆造,妄腾口说 2、独立思考,切记抄袭; 3、采用页下注注明引文出处,格式参见《历史研究》杂志。 4、正文不少于3000字。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向来歧义颇多,但对它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思想变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予以肯定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恭禄、蒋廷黼、钱穆等人就指出:洋务运动是一个“近代化运动”,有它的积极作用。到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李达、何干之等人肯定了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抵御外侮辱和挽回利权,其意义则在于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首创作用。 上述观点,显然是着重从经济上来肯定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符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实际。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抗战胜利后,一些亲政府御学者为了证明国民党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的合理性,把洋务运动说成是“以夷器和夷法来对付夷人”的爱国御侮运动,而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中国近代化之所以出现断层,是因为时人不理解洋务派“对外避战以图自强的方针,而对洋务运动的自强事业多方掣肘。”这些观点,似乎与李达等人并无不同,但他们实际是要说:中国抗战胜利后的现代化,要靠倒向美国的蒋介石政府。 中共学者则反唇相讥,范文澜指出:洋务派是“外国侵略者选择的最顺从的代理人”,洋务运动是“重在防内并无对外意图的卖国运动”。它不仅没有把中国推向近代社会,而且,直接“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胡绳:洋务运动“是为帝主义服务而镇压国内人民的,其结果必然为帝国主义者开辟道路”。从而一概否认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建国初期,洋务运动的研究被打入冷宫。 60年代初,姜铎首先对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观点提出异议,重申30年代李达等人的观点,戴逸首先附和之,指出:洋务派“是一个略带资本主义倾向的集团”,“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资本主义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历史的潮流。 十年动乱期间,“四人帮” 的御用文人硬把洋务运动比附四个现代化,把洋务派比做走资派,从而予以彻底否定,这种影射史学,给人们留下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打破洋务运动研究的沉寂局面的是李时岳,1980年,他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最早明确地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洋务运动虽然不属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反抗运动,但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缓慢地逐步朝着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在暗地里或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表现了中国社会进步不可逆转的方向。 李时岳的洋务运动史研究,自成体系、渐成一派。支持他的人有胡滨、陈旭麓、孔令仁、刘耀等。他们都把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肯定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参考书目 1、姜铎:《姜铎文存:近代中国洋务运动与资本主义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总体考察和个案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 7、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8、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书店,2003. 参考书目 9、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0、全慰天:《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11、许毅:《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 : 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12、周建波著:《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3、李长莉:《先觉者的悲剧??:洋务知识分子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 1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