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际交往礼仪.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人际交往礼仪

一、馈赠的原则 1、注重情谊 2、随俗避忌 3、恰如其分 4、恰到好处 二、馈赠的种类 1、佳节馈赠 2、庆贺馈赠 3、问候馈赠 三、馈赠的方式 1、邮寄赠送 2、托人赠送 3、当面赠送: 说明缘由和心意 说明寓意和用途 四、馈赠的禁忌 1忌:违法礼品 2忌:违规礼品 3忌:私忌礼品 4忌:有害礼品 5忌:废弃礼品 五、接受馈赠的礼规 1、受赠有礼 2、拒绝得法 3、回赠适宜 一、亲友聚餐礼仪 为“聚”而餐,重在情谊 丰俭随意,量力而行 在外聚餐遵守公共场合礼仪 尽量让每个人都高兴 二、公务聚餐礼仪 因“餐”谋“聚”,目标明确 讲究排场,注重礼节 可让餐饮场所负责摆桌上菜规程 尽量让对方满意 二、公务聚餐礼仪 注意事项(一.请客) 1、地点的选择:卫生、安静、高雅;交通便利。 2、菜肴酒水的选择:最好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见;丰俭适度。 3、准确通知客人会餐的时间和地点。 4、安排专人在酒店门口接待。 5、座席安排。 6、陪同人员安排。 二、公务聚餐礼仪 注意事项(二.被邀) 1、按时出席,有始有终。 2、见面时先向主人打招呼。 3、对可能涉及之事应有所准备,应答自如。 4、把握谈话内容,避开隐私和忌讳。 5、不要随便带人入席(如司机或孩子)。 二、公务聚餐礼仪 注意事项(三.席间) 1、致辞和祝酒 2、交谈和干杯 3、告辞和退场 4、知己知彼,细节入手 中餐位置 斟酒时的礼仪 和室位置 筷子的使用礼仪 味噌汤 蒸蛋(茶碗蒸) 虾 寿司 生鱼片 秋刀鱼 三、餐饮礼仪举例 ?使用筷子的禁忌 一忌敲筷: 二忌掷筷: 三忌叉筷: 四忌插筷: 五忌舞筷: 六忌把筷子当牙签使用。 迷い箸(犹豫不决的筷子) もぎ箸(用嘴抿筷子) 突き立て箸 寄せ箸 渡し箸 (用筷子拖动碗盘) (将筷子直接搁在碗盘上) (将筷子竖在碗盘中) 使用一次性筷子时 参考文献 1、范荧主编:《国际礼仪指导》,学林出版社,2007年 2、陈福国主编:《学校心理咨询专业理论与技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上海市教委学校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教材) 3、孙时进主编:《心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上海市教委教师资格认证培训教材) 4、刘芳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5、樊琪主编:《心理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愿各位 交往如意心情舒畅 家庭幸福工作顺当 樊琪 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2010/01/22 樊琪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应用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礼仪协会理事 中华员工援助协会常务理事 国家职业资格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教师人际交往礼仪 课程时间:160分钟 课程目标: 熟悉教师人际交往礼仪 诊断教师人际交往礼仪问题 授课方法: 讲解;模拟演练;讨论研究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礼仪? 世界是扁平的! ~高科技-地球村-经济全球化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有着太多差异的67亿人口要生存要发展,就得相遇、交往、竞争、磨合… 礼仪是必须的!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二、礼仪的概念? 礼,一种道德规范:尊重。礼者敬人也。 仪,恰到好处地向人示敬的形式。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行为规范或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 。 英文中表示礼仪之意的“etiquette”一词源于法 语,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后来逐渐演化为 “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三、礼仪的类型? 社交礼仪~人们闲暇时在公共场所和私人交往中 服务礼仪~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 商务礼仪~公司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商务交往时 政务礼仪~公务员执行国家公务、服务政府时 国际礼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往时 宗教礼仪~宗教活动中 四、礼仪的特征? 普遍性~几乎无所不在 实用性~为实际生活服务 对象性~具体对象具体操作 变通性~受不同文化和情境的影响 五、交往的性质? 交往(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往来、互换的过程。 交往是活动过程。 交往在人际发生/交往是社会活动。 交往有信息流动。 交往需规则技巧。 六、交往的意义?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交往是最基本的社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