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一)国家的产生和变革 考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一、孔子 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他的教育思想有: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从汉朝开始,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百家争鸣 1、背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2、影响:各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北师大版 3、主要学派、代表和主张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知识拓展 通过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认识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和思想,学习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自己思想,尊重他人见解的个人素质。 练习: 1、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语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电影《孔子》的热播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孔子的热潮。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始皇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3、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其加以发展与完善。 请回答: (1)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理论,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请问他是谁? (2)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5、材料一 (丞相李斯说):“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 (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在当时有何意义?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1、B 2、C 3、B 4、(1)韩非。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确立。(如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亦可) (3)否定或批判。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 (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考点: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一、秦的统一 1.条件:(1)统一成为大势所趋。(2)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史实: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