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敦颐《爱莲说》中人格理想和现实意义探究
周敦颐《爱莲说》中人格理想和现实意义探究 作者简介:赵艳,(1989~),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中国史研究生,主要研究历史文献学方向。
摘要:周敦颐一生从政三十余年,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他的著作《爱莲说》一书更是对周敦颐本人乐于清贫和冰洁人格的真实反应,也暗示了作者对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等世态风气的鄙视和唾弃。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格典范对加强我们自身的道德建设,扭转一些社会的负面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敦颐 爱莲说 人格塑造
一、周敦颐及其《爱莲说》浅析
周敦颐年少好学,他的思想及著作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我们所熟悉的《爱莲说》一书则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理想。
据度正《周敦颐年谱》记载,宋仁宗嘉祐八年癸卯五月,周敦颐作《爱莲说》。其原文如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此篇文章共119字,通过对莲花“洁”、“雅”、“通”、“直”等独特品质的描述,歌颂了莲花的美好品格。整篇文章看似写莲,但其本意是以莲自比,反应了作者追求洁身自爱、廉洁奉公的美好情操,也从侧面暗示了作者对贪图权贵、追逐名利等世态风气的鄙视和唾弃,希冀官员能忠实道德职守、忠心耿耿地为大众谋福利,树立莲花般的高尚形象。作者力图以此来唤起世人树立对生命价值的美好追求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崇高理想。
二、周敦颐的为官思想及其人格理想
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余年,清正廉洁、安于清贫,在其任官的仕途中,他曾历任分宁主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等职,虽然他身居宦海之中,却能秉持操守,不与某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流合污,“在任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时期,秉公执法,不贪赃徇私。”他一生乐于清贫,据潘兴嗣《联系先生墓志铭》记载:“在南昌时,得疾暴卒,更一日一夜始。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此予之亲见也。”历史上廉洁奉公的官员中我们除了能耳熟能详地想起海瑞,还应该把周敦颐作为典范来学习,这段记载正是周敦颐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来印证其人格理想的真实体现。
周敦颐提倡崇尚道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乐于清贫的人格精神,不仅对当时宋朝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后世尤其是今天的影响更为深远。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对精神生活发出了不同的要求,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便成为了大众所追求的目标,而周敦颐所提倡的人格理想正是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途径。我们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建设是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的,就如同只有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才能真正的得以改变。如今的和谐社会建设更是受到大家的期待,我们每个人在做好自身的同时,也要塑造这种像周敦颐一样的高尚人格。我们的政府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实现蓝图的途径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行动起来,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在实践中将其完美的展现出来。
三、怎样将实践与人格相结合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荣誉、精神享受等的权利,物质是满足我们生活的必要基础,权力是实现自身追求的一个途径。然而,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心态,树立一种正确的权力观。然而,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或者是站在拥有权力的岗位上时,个别的人们的确难以把持自我,出现了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的现象,可能是受到利益的诱惑或者是一些无法抵抗的因素,而迫使他们忘却了当初走上岗位时所持有的追求,从而背离了正确的人格价值取向。那么为何周敦颐也身处宦海,却能清正廉洁呢?正如黄庭坚对周敦颐的评价“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缴福而厚于得民。”一样,周敦颐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物质充斥着社会和我们的眼目,对物质的追求完全折射出了当今社会中浮躁的一面,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以满足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如何能坚守德操成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如同在今天的公务员招考和选拔中,提出了德能勤绩廉和德才兼备,都把德放在了第一位,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正是周敦颐《爱莲说》中所体现的洁身自爱、不攀附权贵和光明正大、胸怀坦荡的美好品德。周敦颐一生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但却能流芳百世,这正是因为他树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秉持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并将这一精神充分的运用到了自己一生的实践之中。正
文档评论(0)